翡翠價格的大幅度提升,也吸引了更多的人投入到這個行業中來。
江萍,浙江人,與翡翠結緣半年。
江萍,這些年來一直在北京秀水五層的精品店做珠寶生意。今年年初,她的生意有了一些小變化。原來她很少問津的翡翠生意,成了她今年的主打項目之一。
北京秀水市場翡翠經營者:“因為這個現在國內市場有些客戶他在買南洋珠當中,他會問起一些翡翠啊,+問這些玉石啊、石頭啊問我有沒有,然后我就增加了這一塊,現在年初增加的。”
江萍告訴記者,在最初的幾個月里,翡翠B貨最好賣,因為它顏色好,而且容易做成各種造型。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對翡翠常識的了解,來問B貨買B貨的人越來越少了。另外,在買翡翠的行列中,還活躍著另外一些人。
北京秀水市場翡翠經營者:“一些那些公司的白領啊,然后一些老外啊,國外的,各個國家的,美國的為主一些。”
記者:“他們老外現在也認中國的翡翠啊?”
北京秀水市場翡翠經營者:“認中國的翡翠,慢慢地他們加入到這個市場,它的玉的文化現在發揚得特別好。”
喜愛玉石,中國特有的審美情結,在五六千年前紅山文化遺址中,我們就發現了玉器,關于玉石,在中國有許多美好的傳說,相傳盤古死后,他的呼吸變成風和云,他的肌肉化成土地,而骨髓就變成玉石和珍珠,因此玉器被視為吉祥物,具有驅邪避兇的魔力。從古到今,不少人把它作為家傳之寶或定情信物,《禮記》上說:“君子于玉比德。”,認為君子應該具備玉一樣的品德。和許多投資收藏相比,讓玉石收藏更多了幾分文化的氣息,而這種濃厚的文化底蘊同時也支撐起一個日益龐大的消費人群 。
蔡國慶:“我覺得我對翡翠會有一種什么情感,就是你不來看看它們的時候你會想它們。”
在北京七彩云南采訪的時候,正好碰上來看翡翠的蔡國慶。
蔡國慶:“當然我可以說它價值非常昂貴,從金錢的角度來講我可能無法擁有它,但是我從看到它的第一眼起,我覺得我從情感上已經擁有了它。”
蔡國慶透露,只要有空閑,他經常會到商場里看看翡翠中的精品。
蔡國慶:“翡翠的這些商店,我覺得它們不僅僅讓你感到在這里是一種商業的氛圍,我更多的對翡翠我覺得充滿的是一種中國人的情感,然后是充滿著有藝術的感覺,在它們中間漫步,我就會覺得它不僅僅是一個美麗的東西,我覺得它好像是會說話一樣的。”
受奶奶和母親的熏陶,蔡國慶從小就喜歡翡翠。
蔡國慶:“我覺得真正的中國人,讓中國人最美的,讓東方的女性最美的,我覺得就是翡翠。然后我說讓中國的男人能夠對玉文化有更深的了解的時候,你自己也會像一塊翡翠一樣,或者像一塊玉一樣,你可以在當中領悟到很多你的人生的一種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