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愛家收藏品市場翡翠經營者何偉:“我的設計比較夸張,一般的,就是一般消費者他們接受不了這種太時尚,太夸張的這種。”
何偉的說法聽上去似乎也有些道理。在朋友圈里買賣翡翠,已經成為時下流行的翡翠交易方式之一。
北京愛家收藏品市場翡翠經營者:“因為我只賣朋友,所以我賣給你的時候呢,是讓你占一個便宜。等到過一兩年你不喜歡了,把東西還給我的時候,我為什么原價收回呢,是因為那時候我也要占一點便宜。”
因為這些年翡翠價格的不斷上漲,商家把賣出去的翡翠回購回來的情況也時有發生。那么小何感覺到的翡翠價格增長到底是怎樣的呢?
北京愛家收藏品市場翡翠經營者:“像那種極品的翡翠,它的增長速度是你無法用一個增長率來估算的,因為所有東西就是,物以稀為貴,當你只有一件產品的時候,它這個速度會漲的很快,如果說這個東西多,它不會漲的很多,但是翡翠啊,還有一個誤區是,大家覺得翡翠漲價都漲了,但是不是,只有好的東西是漲價了,一般的東西它反而是跌價了。”
同樣是翡翠,走出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路徑,這是怎么回事呢?
北京愛家收藏品市場翡翠經營者:“這個翡翠升值是很快,因為它的礦藏資源很少,而且就是由于現在的開采技術比以前要先進很多,現在開采的手段也非常多,所以它開采的量很大,原來一年的開采量已經成為現在一天的開采量,如果再這個速度開采下去,這種翡翠這種資源就馬上近似于枯竭,而且翡翠我們說這種種好、色好這種東西已經是越來越少了,因為這種東西本來就是鳳毛麟角。”
鄭彥霞,云南人,與翡翠結緣16年。
由于家住云南,靠著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優勢。16年前,她在云南瑞麗開了自己的第一家小店,專門經營翡翠。
云南瑞麗翡翠經營者鄭彥霞:“云南我記得1993年瑞麗那邊,我們在珠寶市場,那個珠寶街就已經形成了,那個好象是政府修的,修的一個大的珠寶市場,我們就在那兒開的。”
隨著越來越多的北京經銷商在她那里訂購翡翠,她也開始了北京之旅。
云南瑞麗翡翠經營者鄭彥霞:“一般情況是這樣,他們缺什么貨了打電話過來,要把這些貨型給他們準備好了,我們就送過來一次。”
2001年她第一次踏上北京這片土地,從此之后,她每年都會到北京來幾次。。
云南瑞麗翡翠經營者鄭彥霞:“好象是2004年特別明顯。可能我覺得送貨量增加了起碼十倍以上。”
小鄭告訴記者,上好的翡翠都是象玻璃一樣剔透,像水一樣柔潤,像翠鳥的羽毛一樣翠綠,這樣的翡翠被稱之為極品,如果只有綠色而不透明柔潤的話,有些顧客也不喜歡。最初人們由于對綠色比較偏愛,她帶來的都是一些翠綠色貨品,隨著綠色透明翡翠的日益減少,人們也開始將目光轉向了那些具有玻璃的光澤,水分充足,純凈無色的玻璃種翡翠。2001年,玻璃種的翡翠鐲子一只也就賣一到兩萬塊錢。隨著人們對翡翠種水認識程度的提高,玻璃種的翡翠價格也直線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