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當的昂貴
昂貴本身沒有錯,問題在于是否恰當。
2010年7月6日,停在浙江嘉興久久小區21幢樓下的一輛黑色豪車突然發生自燃。這本是一個非常普通的新聞,但不平常的是,這輛黑色豪車所在的小區是一個經濟適用房小區。
這不禁讓人聯想到著名的深圳桃源村三期和北京百子灣一號小區,這兩個小區都是經適房小區,但各類豪車卻每天出現在固定的停車位上。
一定程度上,豪車成了刺激民意的炫富、炫權符號。一些公共事件中,豪車車主的耀武揚威、飛揚跋扈,已經讓公眾產生了強烈的不安全感和被剝奪感。
這種不安全和剝奪并非只是感覺,而是在實際地發生著。
2009年5月7日晚8點半,三輛跑車在車水馬龍的杭州街頭玩起了飆車游戲,其中一輛紅色三菱LancerEVO跑車逆向超車,據稱以“70碼”時速撞上了正在通過斑馬線的譚卓。一個從浙江大學畢業僅兩年的年輕生命就此消失。肇事者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由于肇事者的富家子弟身份,加上罹難者的平民才子身份,引發公眾對事件的強烈關注和討論。
三個月后,人們對于財富背后的不公和貧富差距拉大的抱怨聲還沒散去的時候,同一地點又上演了同樣的一幕。
2009年8月4日21時25分,一輛酒后超速駕駛的頂級保時捷卡宴,沖過杭州“70碼事件后”設制的愛心斑馬線時,將一名十七歲的打工女孩馬芳芳撞飛。最終,肇事者魏志剛因認罪態度良好,愿意承擔受害者家屬要求的賠償,被法院從輕判處有期徒刑二年三個月。
中國人民大學政治學教授張鳴說:“已經有很長時間了,凡好車出事,往往會出現很大的麻煩。必須承認,我們的社會,已然出現了一條很深的鴻溝。所謂的好車,僅僅是鴻溝的象征,代表著有權有錢的人。而這樣的人,則被那些開不起好車的人、擠公車的人、只能用兩腳走路的人所嫉視。這種現象,被一些人說成是仇富。”
馬賽克下的財富
消費社會學專家王寧說:“其實,人們仇的根本就不是富,而是財富背后的不公。公眾的憤怒,是因為在財富分配不公平、不透明的大背景下,他們認定這些奢侈品一定是來路不明的。”
今年7月,江蘇最貧困的縣之一泗洪縣轄下的石集鄉吸引了不少目光。
寶馬、奔馳、英菲尼迪、凱迪拉克、悍馬、法拉利、蘭博基尼、瑪莎拉蒂……掛著當地牌照的豪華車在這個貧困鄉里隨處可見。
一窺究竟才發現,財富的秘密來自于地下錢莊。
在石集鄉這樣的地方,高利貸風潮也已經高漲到這樣的地步。這樣的財富有多危險,放貸者自己心里也最清楚。“把錢花出去才最安心。”一位放貸者對政府人員這樣講。
恐怕很多不透明財富的擁有者都有這樣的心聲。
譽為“最牛房產局長”、“天價煙局長”的南京市江寧區房產局前局長的周久耕,正是因為奢侈品落馬。
網友“人肉”出一些照片,顯示周久耕抽1800塊錢一條的南京九五至尊,帶10萬元的江詩丹頓手表,開凱迪拉克豪華轎車。
按照我國政府公職人員的收入水平,一個區房產局局長理應無法支付得起這樣的生活,這讓周久耕的財產問題一下子擺在了明處。
公眾的監督引起媒體和當地政府重視。經查明,2003年2月至2008年1月期間,周久耕曾利用職務之便,5年內共分25次收受賄賂人民幣107.1萬余元和港幣11萬元。
周久耕的落馬,可說是一次從奢侈品開始的公民反腐敗監督。時評作者童大煥說:“官商文化和公款消費助長了仇視奢侈品的社會心理。”
今年8月16日,央視《焦點訪談》播出的一期節目中,記者在采訪民政部門一位官員時,畫面里這位官員手腕部位被打上馬賽克。
這段視頻被傳到網上后,很快引發了猜想。有周久耕的先例,更多人懷疑被馬賽克遮擋的是一件奢侈品,手表或者昂貴的鐲子。“為何將其遮住?遮住的到底是什么?名表?名首飾?讓人不得不懷疑這位領導手腕是什么‘機密’。”
很快,馬賽克之謎得到澄清。央視主持人敬一丹把記者當時的原錄像截圖貼到微博上,事實真相浮出水面,馬賽克是為了避免廣告嫌疑,遮住的部分是衣服上的商標。
這次“誤傷”亦可看出,公眾對不當的奢侈品到底有多敏感。
王寧分析:“這是一種對社會不公的刻板印象。奢侈品被貼上財富不透明的標簽。公眾的敏感神經最終指向的還是對公權力的不信任。”
周婷概括了近十年中國奢侈品發展的軌跡和問題。她說:“當下中國的奢侈品井噴現象,在十年前,日本也曾經歷。近幾年,韓國和一些東南亞國家也在經歷奢侈品的高速發展期。但是,目前奢侈品爆發出的問題,不是消費群體高速的擴張,而是處在金字塔頂端的消費群體所表現與他們身份不相符合的行為。”
近十年,在轉型期的中國奢侈品不斷卷入各種各樣的公共事件之中。和“郭美美事件”一樣,這些故事總以奢侈品開始,卻每每以一場巨大的社會震動或無休止的輿論爭議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