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2009年07月28日14:59 東方網—— 廣東工商局:省內7市珠寶近三成不合格
東方網7月28日消息,昨日,廣東省工商局公布了第二季度省內金銀珠寶的抽檢報告,省內7市珠寶合格率僅為27.5%。把玻璃標稱為水晶,把染色石英巖玉標稱為翡翠的行業內幕被踢爆。
此次共抽查了珠海、汕頭、梅州、中山、陽江、肇慶、潮州等7市流通領域57家銷售企業銷售的金銀飾品、珠寶玉石共102批次,經檢驗,剔除純標簽不合格的48批次外,商品質量合格76批次,質量合格率為74.5%。其中,金飾品的合格率最高也僅為48%,珠寶玉石飾品為21.1%,貴金屬鑲嵌珠寶飾品低至20.7%。
(九)廣東抽檢珠寶企業合格率為27.5%
來源:發表時間:2009-07-28 來源:南方都市報
廣東省工商局日前抽查了珠海、汕頭、梅州、中山、陽江等7市流通領域57家銷售企業銷售的102批次金銀飾品、珠寶玉石,合格率僅為27.5%。在剔除純標簽不合格的產品后,質量合格率達到74.5%,其中珠寶玉石飾品合格率僅為68.4%。在廣州較為常見的“周六福”此次有四款產品被認定為不合格產品,涉及含金量、標志及珠寶鑒定等多個項目不合格。
此次抽檢顯示,珠寶玉石行業中,以次充好的現象仍比較嚴重。省金銀珠寶檢測中心副主任陳珊說,現在不少商家都會出售所謂“鋯石”首飾,天然鋯石儲量較少,但因其有放射性,實際上很少用于珠寶中,而合成鋯石沒有放射性,但產量大,價格便宜,一方面被用來冒充天然鋯石,更加惡劣的則用來冒充鉆石。
(十)2009年07月28日07:00 南方都市報——省工商局:周六福珠寶不合格 7市抽檢57家企業102批金銀珠寶,合格率僅為27.5%
本報訊 (記者 方舒陽 通訊員 胡燕妮)省工商局日前抽查了珠海、汕頭、梅州、中山、陽江等7市流通領域57家銷售企業銷售的102批次金銀飾品、珠寶玉石,合格率僅為27.5%。在剔除純標簽不合格的產品后,質量合格率達到74.5%,其中珠寶玉石飾品合格率僅為68.4%。
在廣州較為常見的“周六福”此次有四款產品被認定為不合格產品,涉及含金量、標志及珠寶鑒定等多個項目不合格。
此次抽檢顯示,珠寶玉石行業中,以次充好的現象仍比較嚴重。省金銀珠寶檢測中心副主任陳珊說,現在不少商家都會出售所謂“鋯石”首飾,天然鋯石儲量較少,但因其有放射性,實際上很少用于珠寶中,而合成鋯石沒有放射性,但產量大,價格便宜,一方面被用來冒充天然鋯石,更加惡劣的則用來冒充鉆石。
(十一)廣東抽查金銀珠寶近三成不合格
2009-07-28 00:07:00 來源: 南方網
南方網訊周六福千足金項鏈含金量不足!近日,廣東省工商局對省內流通領域銷售的金銀珠寶進行了監督抽查,結果顯示,金銀珠寶的內在質量合格率為74.5%,比去年下降了6%,其中周六福千足金項鏈未能達到含金量≥999‰的標準。
本次共抽查了珠海、汕頭、梅州、中山、陽江、肇慶、潮州等7市流通領域57家銷售企業銷售的金銀飾品、珠寶玉石共102批次,經檢驗,合格28批次,合格率為27.5%,剔除純標簽不合格的48批次外,商品質量合格76批次,內在質量合格率為74.5%。主要不合格項目是標識、珠寶鑒定和貴金屬含量,按照國家強制性標準規定,18K金含金量必須≥750‰,千足金含金量必須≥999‰,而此次抽檢的千足金飾品和18K金飾品含金量最低只有983‰和720‰。
由于珠寶屬于貴重物品,因此專家特意提醒消費者在購買時,應看清飾品標簽上的標注內容,開具票據的飾品名稱必須與標簽上標注的一致,不可以用數字或字母等代號表示;銷售員口述的產品質量指標應與票據書面標注一致,并注意保留購買憑證;還應向商家索要寶石鑒定證書或鉆石分級證書,以免受騙上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