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和氏璧傳說 奧運獎牌捧紅“金鑲玉”
日期:2008/08/16 來源:編輯:
文章TAG:

北京奧運會開幕后,掛在奪冠運動員身上的獎牌吸引著全世界人們的目光,以“金鑲玉”為特色的北京奧運會獎牌成了人們熱議的話題。“金鑲玉”奧運獎牌亮相后,善于捕捉商機的商家迅速做出反應,生產出多種“金鑲玉”珠寶玉器產品,“金鑲玉”形式的珠寶首飾成為近期珠寶玉器銷售的主打產品。一些商家表示,他們還增加了“金鑲玉”的品種和數量,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金鑲玉”珠寶首飾熱銷
在北京一家知名珠寶金樓玉器柜臺的營業員說:“因為消費者喜愛‘金鑲玉’奧運獎牌,對‘金鑲玉’珠寶首飾產品也喜歡上了。我們增加了‘金鑲玉’12生肖掛墜,圓形的翡翠中間鑲嵌了黃金生肖,消費者特別感興趣。‘金鑲玉’產品金玉相交,剛柔并濟,還特別受到男性消費者的青睞。”古玩城一家玉器行的老板則興奮地說:“我店里最后一件‘金鑲玉’前天晚上賣出去了,早知道就多進些貨了。”目前,市場上較為常見的“金鑲玉”珠寶首飾的售價從千元至幾萬元不等,適合各層次的消費者。
“金鑲玉”源自和氏璧傳說
據琢玉高級技師霍學正介紹,“金鑲玉”在琢玉工藝上的學名叫做“金銀錯嵌寶石玉器”,它的歷史與和氏璧頗有淵源。傳說王莽篡位后,脅迫皇太后交出玉璽,皇太后一怒之下將玉璽摔在地上,崩掉一角。后來,王莽命能工巧匠進行整修,用黃金鑲上了缺角,被稱為“金鑲玉璽”,“金鑲玉”便由此得名。
“金鑲玉”的工藝就在一個“鑲”字上,要靠連續不斷的敲擊,把金絲或金片鑲嵌到圖案中。這種在玉器上鑲嵌的手法最初見于清代乾隆年間,新疆地區每年進貢的玉器大多嵌有金銀絲。乾隆皇帝于是要求工匠仿制,還寫了很多詩贊美其精致的做工。但這種工藝精細復雜,制作一件成品要耗費很長時間,因此自清道光以后就逐漸失傳,嚴格意義上的“金鑲玉”工藝幾乎找不到了。
此次北京奧運獎牌使用的“金鑲玉”技術,在近年來的玉器首飾加工中比較常見,只是細節上略有不同。目前市場上常見的“金鑲玉”產品中的金多為18K黃金或鉑金,而“玉”則多為翡翠。金玉相嵌,寓意“金玉滿堂”,象征著財富和才學。由于技術原因,現在市場上主要的“金鑲玉”產品是以玉為主,價格決定因素在于翡翠本身的質地。隨著奧運獎牌“金鑲玉”的帶動,相信高端“金鑲玉”產品會越來越火。
目前,不少商家都表示將在“金鑲玉”產品上多引進貨源,一些琢玉技師也摩拳擦掌,要在“金鑲玉”工藝上一較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