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場上的珠寶銷售相當紅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轉向了珠寶消費和投資。很多消費者對所購珠寶并不是非常的了解,常常只是依靠珠寶鑒定證書來保證品質,但他們仍為式樣繁多的鑒定證書而迷惑,那么該如何辨識這些鑒定證書呢?
現象一:市民王先生打算“五一”期間訂婚,他在市區一家老字號珠寶小店里選購了一對鉆石對戒。選中這對鉆戒時,小店老板從抽屜里拿出了4張珠寶鑒定證書問道:“我們這里‘國字號’的證書、市級的證書都有,你要哪種呢?”老板還笑著說:“你要國字號的也可以,國家級的檢驗機構結果更加權威。”王先生一看,感覺奇怪:自己一枚鉆戒怎么有兩個鑒定證書呢,證書也有國家級和地方級之分嗎?
現象二:市民小楊同幾個朋友組團到南非去旅游。在當地一處珠寶市場,小楊看中了一枚鉆戒,凈度為VVS級,總質量為2.25克,標價相當于人民幣7000元多。當時,珠寶商還拿出了某國際級的鑒定機構出具的鑒定證書。小楊覺得,證書是國際權威機構出的,價格又比國內同類產品便宜了1000元多,于是就買下了。回來后小楊把這枚鉆戒拿到本地一家鑒定機構鑒定,結果其凈度卻為VS級,也就是說低了一個級別。這下,小楊只有吃悶虧的份了。
“洋的”“土的”、省級的國家的,各式各樣的珠寶鑒定證書還是讓消費者不知所措
證書無國家地方之分
通常,鑒定證書與鑒定的實物是一對一的關系,也就是說一枚鉆戒對應一張證書;另外,證書也沒有國家級和地方級之分,沒有哪個級別更權威的區分。
關于如何區分鑒定機構的問題,據介紹,消費者可能會注意到,一般鉆石鑒定證書上會有CMA、CNAS、CAL英文標志。CMA指國家計量認證,有了這個標志說明這家機構有對外從事第三方檢測的資格。CNAS指中國實驗室國家認可,此標志說明此機構檢測實力較強,檢測結果權威性好。CAL指質量監督授權認證,此標志說明這家機構有質監機構授權的市場抽查資格。
只要有CMA標志,不管你的單位名稱標明“國家”還是“某省市”,都可以作為第三方機構對外從事鑒定服務,其級別并不分“國家級”和“地方級”。此外,CNAS和CAL標識,并非鑒定機構必備的標識,具有此類標識只說明這些機構的實力可能更強一些。
“洋證書”也有不靠譜的
“‘洋證書’是國際證書,很權威。”一些商家會如此宣稱。“洋證書”真有這么好嗎?從近兩年的實際情況來看,“洋證書”鑒定標準似乎有越來越寬松的跡象,所以國內出現了一些“洋證書”標注的級別比實際高的問題,如凈度為VS的標注VVS,顏色為J級的標注I級,而一個級別之差,其價格相差大概為10%。中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曾在流通領域組織了全國珠寶玉石首飾商品質量的檢測抽樣檢查,發現使用國外檢測證書的鉆石成品樣品質量被判定為不合格的比例較高,即產品實際質量達不到證書所標注的等級。這也說明,“洋證書”并沒想象中的權威,因為鑒定機構太多了,一般消費者又不懂外文,辨別起來非常難。而國內鑒定機構的證書,消費者往往可以上網查詢其鑒定證書的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