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歐洲四大奢侈品集團先后公布今年一季度業績。繼去年業績同比下降以來,奢侈品集團營業額繼續以較大速度下滑,圣羅蘭集團降幅高達10.2%。這其中,亞洲市場成為慘淡業績中的一朵奇葩,而中國更被投資者譽為奢侈品的“避難所”。不過,記者調查發現,中國市場并非完全的世外桃源,全球金融危機帶來的波動使奢侈品也想方設法在中國攫取更大利潤。繼旗艦店之后,他們準備——收購物業。
全球金融危機帶來的波動使奢侈品業想方設法在中國攫取更大利潤
奢侈消費2009年繼續下滑
當以往尊貴地躺在薩克斯精品店玻璃柜里的普拉達(Prada)錢包被堆在沃爾瑪超市展攤;Lord Taylor百貨里,拉夫-勞倫(RalphLauren)襯衫被扔在一起,價格僅相當于兩頓麥當勞快樂餐之后,奢侈品今年初的這場瘋狂促銷眼下開始轉變成一場噩夢。
全球最大的奢侈品零售巨頭路易-威登(LVMH)上周披露今年一季度營業額為40億歐元,同比下降7%。而去年全年,該集團銷售和利潤增長率同比已經減少一半。鐘表與珠寶的銷售同比下跌41%;葡萄酒與烈酒同比下降22%;香水與化妝品同比下降11%。旗下擁有古馳(GUCCI)品牌的PPR集團,今年一季度的營業額以可變匯率計算則下降約4.9%。路易·威登集團總裁承認,年初形勢不利。而PPR集團負責人則表示,市場明顯萎縮,特別困難的是鐘表與珠寶市場。4月份也不會有明顯好轉,集團目前重點控制成本費用和效益以應對市場的突變。
克里斯汀-迪奧(Dior)繼2008年經營銷售下降3%之后,今年一季度銷售繼續下滑8%,特別是迪奧的服裝銷售在美國和日本市場受阻。圣羅蘭2008年業績持平后,今年一季度銷售同比下降10.2%,在美國市場由于經營活動的萎縮,各類產品都在下滑從服裝到服飾,從專賣店到第三方的營銷都受到影響。該集團其它品牌的銷售下降了5.8%。
受意大利奢侈品公司聯合會委托,美國貝恩公司去年10月發布一項關于全球奢侈品消費的報告。結果顯示,全球奢侈品銷售將銳減,2008年增長速度僅為3%,銷售額為1750億歐元(約合2200億美元),增速遠低于2006年的9%和2007年的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