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市場細分就是根據市場各方面的屬性,按照科學的方法把市場分割為具有不同需求、性格或行為的購買者群體,目標是使同一細分市場內個體之間的固有差異減少至最小,使不同細分市場之間的差異增加到最大。市場細分在營銷決策方面的意義在于,企業針對不同的購買者群體采取獨特的產品或市場營銷組合戰術,以求獲得最佳經濟收益。
隨著全球經濟環境的不斷變化,中國珠寶首飾行業由發展期進入到成熟期,原來粗放式的營銷與管理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新的市場形勢。越來越小的利潤空間,迫使諸多珠寶生產商開始由產業鏈上游的生產加工向產業鏈下游的終端零售擴張,以占有更大的市場份額,爭取更多的利潤率。
但是,盲目的擴張市場并不能有效地提高市場利潤率。在這個特殊的經濟環境中,企業如何讓自己得到持續性的發展,成為中國珠寶企業迫在眉睫的問題。珠寶生產商必須從全新的角度審視自己。用科學有效的方式找出利潤增長空間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恐怕就是市場細分。
事實上,市場細分最根本的原因離不開市場消費的需求。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和消費心理決定著市場需求的同時,也帶動著細分市場的合理性和科學性。
10多年來,隨著人們消費需求的日益增長和消費水平的逐步提高,以及對奢侈品消費觀念的逐漸轉變,珠寶首飾開始慢慢走入尋常百姓家。在中國傳統觀念影響下,消費者無論是對黃金飾品的情有獨鐘,還是對鉆石飾品那句“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的信奉,以及對鉑金飾品的鐘愛,都影響著市場銷售的導向,也因為此,中國珠寶首飾市場被粗略的劃分開來。
從珠寶首飾產業發展的歷史趨勢分析中不難發現消費者對珠寶首飾消費品需求的轉換。在供不應求的特殊年代,消費者需要的只是產品的量,沒有具體的市場細分之說。當產品的量可以滿足消費者需求時,產品品質的需求便成為主角。人們開始追求質量,追求純度。于是,有了千足金替代足金,有了千足鉑、萬足金等,同時K金以其獨特的魅力占領了市場的一定份額。市場繼續進一步細分,一些產品質量上乘的生產商也逐漸脫穎而出。顯然,這些市場的劃分離不開消費者的需求。
隨著“80后”消費生力軍的異軍突起,中國珠寶首飾數量和品質的要求已經滿足不了消費者多元化的消費需求,個性化、時尚化、裝飾性、文化性等成為這些性格張揚消費者的新追求。“差異化”之劍在這一時期格外銳利,生產商們不得不以產品的差異化來滿足逐漸多元化的市場需求。市場再次細分,如K-gold的走上市場、百泰?指=鸕某魷幀⒎嵋盞撓睬ё憬稹?TTF玫瑰金、瑞麒的酷-gold等,都成為細分市場的經典案例。
誠然,市場要求生產企業細分市場的過程,也是企業對產品分格和消費群體細分的過程。主要體現為品牌在市場中的橫向細分,即同一品種或相同檔次產品層中通過“產品風格”和“消費群”進行的橫向再細分。占據各個市場位置的品牌個數將被攤薄。而企業的最終目的——市場份額和利潤率,不僅僅是企業品牌競爭的核心,更是市場細分的動力。
其實,從中國珠寶首飾行業的發展,以及相關行業的發展中,不難看出市場細分時代到來的必然性。
早在上世紀的90年代初,我國的珠寶首飾行業就得到了恢復性的發展,而真正拉開珠寶首飾大發展序幕的應該是在上世紀90年代末。據統計,當時黃金首飾加工企業達500多家,珠寶玉石首飾加工企業達4000多家,加之其他各類珠寶首飾加工企業,估計達2萬家,從業人員多達300萬人。我國珠寶首飾企業在上世紀90年代末較上世紀80年代的生產規模提高了近百倍,發展速度提高了近10倍。到2000年,我國的珠寶首飾總銷售額達到890億元,是1990年的44倍,尤其是鉑金首飾和黃金首飾等貴金屬首飾,消費指數分別躍居世界第二位和第三位。
2000年,中國珠寶首飾市場趨于平穩,單純的價格競爭已滿足不了新市場的環境,生產商們開始從產品質量、產品差異化等方面提升利潤空間,由此便產生了中國珠寶首飾行業的第一次市場細分,即從產品種類、檔次、區域等細分,如素金類、鑲嵌類以及珍珠、玉石、彩寶等;也有了針對消費者市場的初步細分,如對戒、飾品、各類金條、工藝擺件等。
與中國珠寶首飾行業有許多相似之處的,是中國服裝產業。從上世紀80年代初一窮二白的產業形成初期,到90年代的品牌初級階段,中國服裝產業走過了灰暗和饑餓型消費,市場也因此有了基本的細分,將男女裝、童裝、老年人裝等分開。
服裝產業升級并走向世界,是上世紀末、本世紀初,服裝產業的競爭從“單打獨斗”到“合作雙贏”,整合并掌握了產業優勢資源,不僅將產品結構做了基本劃分,還進行了深度的細分,比如女裝又被分為窈窕淑女裝、成熟白領女裝、休閑女裝、運動女裝等;男裝也被分為休閑男裝、商務男裝、運動男裝等等。
2000年以后,我國的珠寶首飾市場在平穩中也開始了新一輪的持續發展,到2007年底,我國共有工商注冊的各類珠寶企業5萬余家,鉑金消費量躍居世界第一,鉆石消費量躍居世界第一,黃金消費量位居世界第二;同時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玉石加工消耗國,珍珠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95%以上……
然而,面對生產量和銷售量的不斷攀高,中國珠寶首飾行業活躍和興奮的同時,也開始了理智和冷靜的思考。單純的數量增長讓生產商們意識到利潤空間正在逐漸縮小,同時感受到行業內的競爭正日漸加深:產量和質量的競爭已上升為品牌的競爭、持續創新的競爭。生產商、經銷商和消費者的利益緊密聯系在一起,初次的細分市場已經不能夠為企業提供更大的利潤增長空間。優化銷售渠道,樹立品牌、創新產品,成為新一輪的市場細分的焦點。
與發展了30年的中國服裝行業相比,發展了近20年的中國珠寶首飾行業,目前還處在第一次細分市場階段。中國珠寶首飾行業要進行再一次的產業升級,意味著資源的重新整合,市場的再次細分。如同服裝行業20年前一樣,為了擺脫同質化而進行的生產體制的創新、管理體制的創新、流通體制的創新、產品體制的創新等,說到底,創新的最終結果依然是市場細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