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理解賭石?
首先說明,賭石絕對不是用石頭來賭博。我們所說的“賭石”是翡翠玉石毛料的一種交易形式。
翡翠的形成是一個十分特殊,十分漫長,十分復雜的過程。在低溫高壓狀態下,經過8000萬到1億4000萬年大地的孕育,日月精氣的浸潤,造就了翡翠這種中國人傾心摯愛已至被神化和人性化了的東方瑰寶。俗話說:“千種瑪瑙,萬種玉”,而翡翠卻當之無愧地被崇敬為萬石之上的玉中之王。身為王者的翡翠毛料無論從地下還是河里被采掘出來時它并未“黃袍加身”。初次一看,它和普通的石頭也無大異,滿身是泥,或者是一層風化沙礫,黃、白、灰、黑,鐵銹色,毫無王者的風范,毫無寶石的燦爛。老道的采玉人憑借經驗,敲敲打打,搬搬弄弄就能把玉和石區分開來。在他們的提示下,一般人至多只能從質量感到玉和石的不同。正如古話所言:“玉多則重,石多則輕”“玉方寸重七兩,石方寸重六兩。”然而,就在這種貌似普通的璞石內,也許包含著巨大的財富,美倫美煥的瑰寶,也可能毫無價值,讓人們的萬貫資財付之東流。一塊璞石最終要切開,總要面對漲或垮,贏或輸,成功或失敗的殘酷現實。不少做翡翠玉石的人,寧可出大價買明貨,也不愿去花較小的投資,以小博大,冒大風險,求大利潤。這樣在翡翠玉石的交易中,毛料的交易成了最基本的環節,形成了一套獨特的交易方式,造就了一批專門從事毛料交易的專業人士。
過去地質知識,巖石學、寶石學等專業知識在翡翠玉石毛料界中是很薄弱的,加之沒有什么現代科技的設備儀器,看璞石只能在陽光下仔細琢磨,細心觀察,這就是俗話說的“相石”“相玉”。根據璞石外表的一些現象,判斷其內部的狀況。基于這樣一種歷史的局限,玉石毛料貿易漸漸演變成了經驗和運氣的結合,渲染成了博彩的行為。沒有規范的正道必然出現邪門和陷阱。一些利益熏心,喪失誠信道德之徒甚至極盡手段,惡意造假,坑害購玉人。在翡翠玉石毛料交易中吃過苦頭的人不計其數。很多人無限感慨:“神仙難斷寸玉。”為了賭漲一塊石頭,事前要沐浴凈身,燒香拜神,占卜問卦,選擇吉日。翡翠玉石毛料貿易蒙上濃濃的神秘色彩,這種神奇的石頭也可能是送人進天堂的敲門磚;也可能是送人下地獄的葬身石。
今天已經是一個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的時化,是一個高新技術突飛猛進的時代,對翡翠玉石毛料貿易應該有一個全新的審視。它畢竟是種珍稀的巖石,它有著成礦的客觀環境和條件。因此總會留下表現和痕跡,要以一種正常的心態和理性的原則來對待玉石毛料經營。淡化賭石的欲望沖動,淡化賭石的運氣渲染,從采掘經驗和專業化理論上進行積累和探索,經過不斷的磨礪及錘煉,總會有所收獲。這也是耕耘,只有付出汗水和勤奮,才能有收獲,如果風調雨順,就會有更大的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