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錦泉先生,系香港著名珠寶設計師,制作監督及營運者。
·1995年創立 NEW CONCEPT JEWELLERY CO., LTD. 憑他設計的天份及獨特的鑒賞力,創作了全新系列的作品,迅速嶄露頭角,在香港珠寶出口商占著領先的一席多年。其設計更成為行業追蹤模仿的目標。2008年更獲得香港中小企業商會頒發《最佳中小企獎》,公司屬獲設計比賽優異成績。
·麥錦泉歷任JMA香港珠寶制造業廠商會的教育及培訓小組;科技小組;品牌小組的正副主席。曾任兩屆香港貿易發展局TDC三月珠寶展設計比賽籌委會會員及評審委員;設計專題演講嘉賓。
當下珠寶市場形勢嚴峻,四面楚歌。但如何打這個長久戰?麥錦泉先生專業透析珠寶制造業的生存之道。
可分兩大方向作個探討:
【分析時局】
經歷過金融海嘯及過往幾年種種的經濟波動,珠寶面臨的困境日益加深,全世界各個不同的經濟體系都面臨不同的困擾。由二零零八年至今大家期望的黃金日子重臨已成為泡影,近年來在珠寶展覽會上的生意更一落千丈,令不少參展商氣餒。大家的信心關口似乎已經失守了。供應者不敢再做貨;購貨者不敢買貨,兩者互為因果,形成了膠著的局面。國內的綱銷傾巢而出;網上獨立設計師也萌芽絀莊而起。就連行外人也在網上傾銷鉆石,硬要和傳統的經營者分一杯羹。種種的因素打亂了傳統珠寶市場經營者的腳步。統計報告顕示了世界各國珠寶市場的銷售連續下降數字數據。令人擔憂!
已經在消費者、制造商和售賣商互相反射影響,型成信心的危機。大家都裹足不前⋯⋯
年輕消費者也對珠寶的興趣不大,雖然有個別針對年輕人的品牌發展驚人,但始終是九牛一毛,不足以影響大局。石價、金價的浮動更令消費者迷惑。令有投資心態的顧客更加多層考慮,令大價貨品凝滯。僧多粥少下,生意愈是困難,利益愈是鋭減。珠寶生意成為雞肋,食之無味 棄之可惜!業者大多在困難中求存,可以生存下去便是一個希望。大家都明白這是一個淘汰賽,誰勝出成為幸存者,捱過這個關囗,未來便是他們的世界了。
但是如何掌握這個生存轉機呢?
【自我檢示】
甲)財務-- 這個是危境中第一個要注意的。仔細分析你的資產負債比率。對未來的收入及支付作一個切實的評估,好好預作安排。
入息包括:
1)固定的客戶
分析固定的客戶帶來什么固定的生意。---- 為穩定這個命脈固定運行,立即為兩者之間的合作建立更密切的關系,互為禆益,共同過渡未來的黑暗日子。
2)展覽會
已經提出展覽會的現場生意會日益更難達成了。《分析過去一年的數據》展覽會的即場/日后達成的生意額與全公司整年的生意比例作個比較。基于展覽會支出繁重,除凈的利潤比其他生意為低。如果發現出現不平衡,便要認真考慮如何再持續展覽會的營運了。事實上縮小面積,簡化裝簧,甚至退展不少業者已進行中了。不引刀成一快,只會把老本賠上。面子重要還是生命重要?
3)放賬的交易
以前生意興隆,現金回流暢順。放賬是問題不大的,但時至今日,一切財務安排改變了。應收帳款遲遲不來,甚至不來。銀行借貸困難。如果仍像以前不收訂金,交貨后現金長期不能回籠。還有打回頭的退貨。這種種的不公平要全面糾正,否則自掏腰包去買金,付人工,支付運作成本,還要支出應付帳去捱窮日子,去望天打卦;希望客戶大恩大德付錢,這些種種;如不團結打破,最后大家只好捱下去吧。
《淘汰不良交貿對手》
《尋找真誠的互惠伙伴》
《包括供應商和客戶》
4)庫存的控制
A. 原料
黃金、鉆石、寶石...均價值不菲,是業者面對的一個最大的沉重負擔。
黃金-- 大都現金交易;
鉆石-- 分現金與期數交易;
寶石-- 分現金與期數交易;
半寶石-- 分現金與期數交易;
不論什么形式購進的,馬上便成為你的庫存。所以在進貨前必須三思其進貨量是否與消粍量平衡。注意鉆石的尺寸篩號,不要進錯了貨而成為物非所用的累積。半寶石尺寸繁多,厚薄不一。難以制作系列性設計。逐一按大小設計及打造,只適用于貴價主石。
通銷貨品,建議采用固定尺寸的半寶石作系統性設計去推銷。生產商可以在進貨半寶石石料時向供應商規定了幾個尺寸,進行生產。因為有了嚴格的切割規定,所以設計師可以進行個別針對性的設計,避免了有設計無主題石料的問題。而大量的進貨,因此有了議價能力把成本降低。
以上所提也是我們客戶對付我們供應商的手法。商業社會,商場無父子,只有利益,沒有誰對誰錯的。
《成本轉移》
以本人經驗所得
(1)鉆石設計
采用先寄賣,使用后才結算的方式。有人會質疑這個方法一定令入貨價很高。
表面是對的。
但鉆石供應商長期和你合作而得到好處的話。
他們定必樂意跟隨你的腳步軌跡;以合理的市價和你真誠合作,唇齒相依的。
你的義務便是準時付款,每個供應者遇到有信用的客人,必定全力支持的。平衡過庫存積存所產生的貨價利息,運作成本。這個以先寄賣后開單,在今時今日顯得更為有效而實際。
(2)半寶石
尋找供應者,把所需的半寶石主體尺寸交給供應商代切割。便可避免大量進貨的累積了。當然在兵刃相見的肉搏戰市場競爭下,一分一毫都可以是成敗的原因。所以決定用什么腳步去走以后的路,便是閣下首先要作定奪了。平心而論,珠寶市場已經被一些以低價競爭的對手打得體無完膚了,這個輪迥也喪失了珠寶的矜貴。依了解綱商向工廠下訂單的提貨期,是十分急速得不可思議的。
試問在這個急就章的情況下,怎能可以出產到優質的貨品呢?其實這是飲鴆止渴,等同自殺的愚蠢行為,扼殺了珠寶的前程。如果我們還期待在這種市場分到一杯羹,是有點天真了。我們可以做的生存空間只能在設計;質量上更上一層樓才能待機突破。大型連鎖店近年收緊了收貨的尺度,訂定了不少規條要供應商遵守。是否雙方公平下進行交易是見仁見智了。
但也奉勸一下,稍越雷池半步便要承受很大風險⋯⋯這個也是風險管理的一個課題
乙)一般存在的問題
1)設計與生產
經歷了電子化的洗禮;設計多由計算機程序員操作,欠缺了設計及結構上的基本觀念。而大公司通常分工嚴格,設計師可以追蹤到工藝師或電繪部門,親自加以指示實不常見。而設計師的缺乏表達溝通能力可能亦因而導致產品未臻完善。久而久之,市場上的貨品逐漸地變了遜色的貨色,減弱了吸引力。
3)公司架構如何精簡
常常聽到資源共享去經營。但是在人事,權力,義務各方面均很難取得合作者的共識。可以考慮把某些工種外判把本身的経常性薪金剔除。例如:揀石料、配石
、甚至成件貨品的生產。均外判給sub-contractor (外包商)進行生產交貨。把自己改變為trader (貿易商)是一個可以考慮的出路。「成本」以個別來計算的確是比自家制作為高;但刪除了每月固定支付自己受薪職員的支出,可能是更為化算。外判商只會以承包某工作去計算,起碼節省了固定的薪水支出,可能是除笨有精。
4)樣辦展示電子化
實體樣辦是向客戶展示最新設計的一個傳統途徑。但是生意幾年的低迷沉寂,人客訂購意欲因而降低,以傳統的用真金用真材料去制作以博取生意訂單,可能是粍費彈藥之舉。
生產商可考慮采取:
(A)以銀及仿鉆和人造半寶石甚至染色玻璃去制作樣本。
(B)以計算機電繪程序進行設計,客戶可具體地轉動用任何角度,細心觀察每個細節,其用金量,用石量皆一目了然。比真正的實體樣辦,更清淅提供所有數據。
(C) 用展示軟件把完成了的實體產品化為電子數據,以類似(B)去展示。一個貨品可以同時發出,讓無限個客人觀賞,從而獲得訂單。《固定的客戶早已熟悉供應者的貨品胚型比例,只要保證制作時,必定采用合乎規定的鉆石,或另附上石料樣本作比對。客戶習慣了這個交易形式后,便大大方便了以后的達成交易。更大大節省了庫存的沉重負擔》。
5)教育培訓
坊間不少專業課程,但良莠不齊,外國專業畢業的年輕導師有學歷但欠經驗。未能深入過掌握市場脈搏便執教。亦有一知半解的從業員,指指點點誤導學生,老師被斥責更時有所聞。更有甚者,以外行充當教席。這樣的繼續下去,由濫竽充數之輩充斥,為患必會日漸浮現,不容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