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客戶,藝術投資抑或財富游戲
資深電影人北京新影聯影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高軍正在講解規(guī)避電影投資風險的48字真經,現場的聽眾除了投資者,電影從業(yè)人士,還有一批熱衷珠寶投資的富人。這是在北京越王珠寶會所舉辦的文化產業(yè)俱樂部大講堂。珠寶投資已經不可避免的和藝術收藏投資,甚至文化產業(yè)投資聯系在一起。
位于朝外大街甲6號北京萬通中心的越王會所,公開資料里基本沒有相關信息,萬通中心及其附近也沒有其顯著的宣傳標志,但一進入萬通中心A座三層的會所,頓時一片金碧輝煌,入口還有小型的假山和溪流。這是一個環(huán)形會所,進門左側是接待臺和大廳(上文的大講堂就在大廳舉行),穿過大廳就進入珠寶展廳,每個展位呈現的都是讓人眼花繚亂的頂尖珠寶。據說的鎮(zhèn)所之寶是一枚亞洲最大克拉的鉆戒。
經營這家會所的是同樣低調的中國地質大學珠寶學院副院長,會所設計總監(jiān)任進。對于珠寶投資,任進還是有著獨特的見解。隨著珠寶進入拍賣市場,很多人也將其作為投資方式的一種。任進認為,和股票、房地產等金融投資不同,珠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是變現問題。“股票債券不管是虧了還是賺了都可以馬上變成現金,而珠寶卻沒有這樣的快捷性。其次,珠寶價格不像股票、黃金那樣漲跌明顯。珠寶市場特別是鉆石市場多年來始終呈單線上升的狀態(tài),略有所降但不明顯。在這升與降之間,降得少市場比較難賺錢。但從另一方面也說明了珠寶投機機會少,一般珠寶都得收藏3年以上,會有約50%的增值,甚至一倍。所以珠寶投資不能有投機心理。
雖然珠寶投資存在著自身的毛病,但任進也分析了珠寶跟其他投資相比的優(yōu)勢所在,他說,首先珠寶有科學的鑒定方法和鑒定儀器,相比書畫鑒定更具有不可否認的科學性,另外,影響珠寶價值的“名人”因素少,不管是誰戴過,它只認材料本身資源價值,該值多少錢就值多少錢,不因人而異。名人戴過的,例如慈禧太后戴過的珠寶拿出去拍賣能得高價是因為大家都當那是古董看待了。還有,珠寶放得住,帶得走。“放得住”是指珠寶保存起來會比書畫容易,“帶得走”就是指珠寶體積一般較小,攜帶方便。最后,珠寶 “全球通” ,高額度。在澳門賭場旁邊有一大排的典當鋪,主要收三樣東西:黃金、珠寶、名表。而這三樣都有一個共同點:具有國際流通性,手續(xù)相對比較簡單,而且利潤高,鉆石一般行情六到八折,名表一般也是六到八折,黃金典當的比率更高。
在會所經營方面,任進也有其獨特之處。任進看起來像是不善交流的專家,但事實上對媒體非常開放,并邀請文化或藝術相關的活動到會所舉辦。而京城的一些影視文化人士已經成為其客戶。但對客戶的身份以及相關的投資額度,任總還是諱莫如深。
會所不同于普通商鋪,其目標客戶定位相對高端,強調用戶體驗和多元的增值服務,當然這些的前提還是頂尖的珠寶設計和國際視野及溝通渠道。會所貨品一般以具備收藏價值和投資價值的克拉美鉆、高級翡翠以及難得一見的高級珠寶為主。所以每個會所也往往需要“鎮(zhèn)所之寶”在業(yè)界享有一席之地。
通過與會所活動現場人士的交流,獵奇者居多,只是對國內的珠寶定制有些興趣,而做些小額度的投資嘗試,或者僅僅是一種暫時的消費體驗。而對于真金白銀的定制化珠寶投資,一般的額度都是要在六位數以上,所以有品牌保障的國外傳統(tǒng)定價珠寶商才是首選。雖然中國珠寶市場消費強勁,每年都以兩位數字快速增長,但高端市場卻一直被國外珠寶商牢牢掌握,國內品牌在份額和文化,以及質量上都難以與之抗衡。而目前最為缺乏的不是技術水平,是國際化運作的能力和很好的經營模式。這種在寸土寸金的黃金地段設立具備獨立設計體系的中國定制珠寶會所,或許可以成為主流的供貨、設計、制作到成品一條龍服務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