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開始,受金融危機影響,歐美日等主要鉆石市場均出現了明顯的下滑。而中國內地鉆石市場仍然保持了較好的增長,成為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一保持鉆石銷售增長的地區。而中國現代珠寶市場主要形成于20世紀80年代初期,當時中國珠寶市場的規模大約在20—30億元,年平均增長在15%以上,截止到2006年,中國珠寶產業的年銷售額已經突破了1400億元,年出口額達到68.7億美元,是世界上少數珠寶首飾飾品年消費額超過100億美元的國家之一。
在國內珠寶生意日益紅火,富人繼續高端消費的背景下,峰記珠寶至尊VIP會所,杭州越王珠寶會所,深圳嘉黛珠寶會所概念店,武漢世紀海藍珠寶會所等陸續開業,高端珠寶會所模式在國內漸成氣候。去年底,廣州首家高端珠寶會所也已建成。珠寶會所這一全新的經營模式,在珠寶行業日漸引起廣泛關注,被專家稱為中國珠寶營銷上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突破。目前除了北上廣深,內地也已陸續推出類似的高檔珠寶會所,讓富人消費更加隱蔽,并為消費者提供顧問式的營銷服務,高端定制已然成不可逆的趨勢。
珠寶定制,創新探索抑或營銷概念
所謂珠寶定制會所,主要是為高端客戶提供私密空間進行珠寶品鑒,搭建交流平臺進行資源嫁接,讓客戶享受從供貨、設計、制作到成品的一條龍服務。如武漢世紀海藍珠寶會所將目標客戶定位于高端客戶,針對這一人群的消費心理和消費習慣,先期引進了臺灣莎羅莎天然珠寶、臺灣水鳳凰銀飾珠寶、韓國I&C珠寶三個品牌。其選擇品牌的標準一方面具備設計感、時尚感、收藏價值、投資價值,另一方面突出中國風格,以各類彩色寶石、銀飾等高級珠寶為主。會所最頂尖的服務則是為客戶打造獨一無二的高端定制珠寶產品,在量體裁衣的同時提供大量的內部增值服務,如引進高端的翡翠及黃龍玉雕件系列產品供經銷商及會員品鑒和挑選,還包括收藏趨勢預測以及分析。
珠寶定制會所的經營方式一般分兩種,除了以上提到的高端私密會所,另一種則是整合高端消費資源的大型會場模式。它承載的功能不只是珠寶定制,還有相關聯的消費體驗和娛樂交流,更像是以珠寶為核心,延展出上下游產品的shopping mall(超大規模購物中心)。如深圳車公廟的中國嘉黛珠寶會所概念店,總占地面積200多平方,耗資300萬美元,國內首家集購物、體驗、交流為一體的綜合性珠寶門店,其內設有VIP會員中心、體驗中心等人性化服務場所,顧客可以在店內喝咖啡、聊天、休憩,感受和體驗珠寶的魅力。
中國珠寶企業并不缺乏思想和創意,缺少的是時間的積淀、品牌的知名度和優秀的設計人員。所以為了實現企業品牌的升級,提高企業競爭力,各大珠寶企業往往會選擇打造揚名立萬的“會所”概念店。
會所的發展模式也比較一致,由珠寶企業逐步捆綁國內一些品牌及設計師,打包成統一品牌呈現。在開設初期,往往依賴于經營主和管理層原本積累的人脈,在小圈子里為大家提供私密的空間進行鑒賞、交流和購買珠寶。之后通過實物比較、講座、鑒賞等交流形式,在富人圈中形成一定口碑之后,逐步吸引、聚集和邀請一批對珠寶玉器感興趣的高端消費群體,由此打開局面。接下來的任務是如何吸引和培育新的高端VIP客戶,并獲得這些顧客的信任,口口相傳使圈子更大。這個過程耗時長久,前期投入成本高昂,成長前景不確定的壁壘無疑讓企業經營存在相當大的難度。
珠寶市場目前比較統一的標準是具備單次消費20萬元以上消費能力的才稱得上是高端消費群體。在現階段,這部分有錢人還是選擇到卡地亞、Tiffany這些歷史悠久的國際頂級品牌購買珠寶。就算珠寶會所能提供再好的服務和再好的產品,不具備品牌號召力,那也舉步維艱。經營一家高端會所,就如同經營一個奢侈品牌,有一個漫長的等待過程。對于大部分想掙快錢的國內品牌來說,這條路顯然不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