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寶變現渠道成制約瓶頸
時下,黃金開始震蕩、白銀有所回落,珠寶漸漸成為一些消費者與投資客的新選擇,鉆石、翡翠、紅珊瑚等品種,悄然在市場中演繹了一出“瘋狂的石頭”的劇情。
盡管瘋狂如斯,但業內人士認為,目前的漲幅并不意味著今后的趨勢,由于各類珠寶投資特性不一,加上目前國內珠寶變現渠道缺乏,投資者應“謀定而后動”。
【市場】
翡翠與鉆石齊漲紅珊瑚異軍突起
約一個月前,準備結婚的天河區鄒先生和未婚妻去商場看鉆戒,當時看到一款大小為0.71克拉、色澤為F的鉆戒價格高達18000多元,兩人想繼續等一段時間再出手。前兩天,當他們再次回訪“舊物”時,發現價格已悄然攀上了2萬元,這讓他們懊悔不已。
在調查中,記者發現大克拉鉆整體價格上漲態勢明顯,而翡翠根據成色不同,漲幅也比較突出。廣地珠寶鉆石柜臺一位售貨員告訴南方日報記者,鉆石進貨是分批次進行的。今年以來,鉆石的價格幾乎每批次都有上漲,不管是克拉鉆還是碎鉆都在上漲。去年底到現在,克拉鉆的批發價已經上漲了10%,有一些高品質的鉆石價格更是超過20%。
該售貨員表示,定價后的這批鉆石則不會再上調銷售價格,由于毛料價格和切割成本的提高,同一層次的鉆石,新一批到貨的鉆石可能和上一批次價格出現差異。
5月15日,國際鉆石報價再度傳來漲價的消息,平均漲幅為6%,其中1至3克拉漲幅較大。有鉆石零售商表示,目前隨著市場的走俏及需求的高漲,鉆飾品價格的整體上漲勢在必行。今年,鉆石價格還會繼續走上上升的通道,特別是一些高質量、1克拉以上的鉆石產品價格可能上漲勢頭更猛,但由于傳導效應滯后,鉆戒等鉆飾品零售價不會立即調整,經過加工、檢驗等環節傳導到零售終端需要兩個月左右的時間。
據中國珠寶首飾協會的數據統計,2010年5月至今,全國鉆石銷售額突破10億元大關,同比增長超過30%,其中2到5克拉的鉆石銷量同比增長更是超過40%。
如果說鉆石的行情還是漲中趨穩的話,那么翡翠的行情則是連漲不休。據廣州摩登百貨一位翡翠零售商透露,目前翡翠行情一直都看漲,一塊翡翠在年初和年尾價格出現較大的差價十分正常。一塊普通的標價9000元的翡翠吊墜,如果是上個月購買,價格則只在7000元左右,漲幅達到28%。
而在附近的周生生翡翠專柜處,記者獲知,一般來說翡翠手鐲的漲幅相對較小,而翡翠吊墜的漲幅則根據成色的不同而有較大的差異,成色越好漲幅則越大。如果吊墜成色非常好,近三四年漲幅甚至超過40倍,“一般來說,越好的玉,上漲空間越大,保值空間也大一些”。
此外,繼翡翠、鉆石等之后,紅珊瑚這一以往相對冷門的珠寶也開始大放異彩。相關市場統計數據顯示,去年AKA級紅珊瑚每克為兩三千元,MOMO 級才五六百元,AKA中的鴿血紅是最高級的,每克售價也只在1萬元左右。如今,AKA級成功實現“翻番”達6000元,MOMO級也成功登上1000元大關,頂級的鴿血紅則漲到了1.8萬元至2萬元之間,并且還處于有價無貨的狀態,這讓一些經銷商也連呼“行情看不懂”。
據了解,今年1至4月,紅珊瑚一般產品的原料價格漲了近六成,而高端的原材料漲幅更大一些。由于原材料產生的帶動效應,下游廠家也受到影響。截至目前,今年成品漲幅超過六成,比去年同期上漲2倍左右,成為珠寶中突起的“異軍”。
【探因】
○鉆石
壟斷寡頭上調毛坯價 國內市場需求增速
陳列在商店中的發亮的鉆戒,看似簡約纖細,其實有許多的環節:首先經銷商從源頭批發獲得鉆石,再送到珠寶加工廠加工制造,之后再進行成品批發,最后才擺上商場或專賣店的柜臺進行零售。
說及鉆石漲價,全球最大鉆坯供應商、占據世界天然原鉆80%供應量的戴比爾斯鉆石貿易公司(DTC)就成為一個繞不過的話題。據了解,今年前幾個月,戴比爾斯將鉆石毛坯價格平均上調了15%,必和必拓和佩特拉鉆石公司的價格上升了約8%。
業內人士表示,由于擁有“壟斷定價權”,戴比爾斯從鉆石上所獲得的利潤可能超過60%。比如售價達1萬元的鉆石,成本其實只有三分之一,超過六成的毛利都被鉆石品牌商和商場獲取。
除源頭被寡頭壟斷外,中國存在的巨大消費需求也成為鉆石價格上漲的重要因素。事實上,國內市場對鉆石的剛性需求一直存在,結婚、投資和時尚消費三類需求一直都支撐著鉆石的上漲趨勢。近兩年,中國鉆石珠寶市場的增長速度都在30%以上。而在廣州,廣百、廣州友誼和天河城百貨的鉆石類首飾銷售,這兩年增長速度均超過30%,顯示出巨大的需求剛性。
戴比爾斯全球營銷主管StephenLussier表示,中國大城市中有一半的婦女、上海和北京五分之四的新娘,都是用鉆石來慶祝她們的婚禮的。此外,喜愛鉆石的并非只有女性,根據戴比爾斯對中國30至44歲的男性抽樣調查數據,67%的男士擁有鉆石的渴望要大于擁有其他任何寶石,51%的男士則十分希望能夠購買鉆石。
○翡翠
緬甸毛料公盤價高 游資推波助瀾
據了解,全世界只有緬甸的帕敢地區和烏露河一帶有寶石級的翡翠,緬甸有約90%的翡翠銷往中國。近些年,緬甸翡翠價格已經被炒到了較高的價位,今年更是水漲船高。
今年3月,在緬甸內比都舉辦的第二次珠寶交易會上,成交額“放量”就顯示出翡翠價格的“強勢”。據了解,當時單是展出的玉石就達到18000多堆,成交超過200億元,而上一屆展出玉石僅有9157堆,成交額僅為14.4億美元。
3月底,緬甸7.2級地震后,全國許多緬甸翡翠市場開始出現了不同幅度的上漲,人們將緬甸地震與價格上漲聯系起來。事實上,業內專家表示,地震只是為翡翠漲價找的一個“噱頭”罷了,緬甸地震對市場影響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大,運輸環節不管是海路還是陸路都十分順暢。
除了源頭成交“放量”外,中間環節的游資介入也成為翡翠價格走高的推手。據業內人士介紹,目前我國翡翠玉石批發主要集中在廣東的廣州、揭陽和云南瑞麗一帶,經營商人大多來自揭陽、浙江義烏以及福建莆田等地。福建省寶玉石協會秘書長王乃珠表示“今年以來很多投資渠道收益不佳,在黃金炒至高位、房地產受限后,很多民間閑置資金開始盯上翡翠玉石產品。”
業內資深人士告訴本報記者,由于投資渠道不多,一些連鎖醫藥大公司、煤炭老板及房產商也開始介入這一行業“他們雖然不少都是珠寶圈外的外行人士,但由于資金雄厚,大筆買入,這足以抬高整個翡翠市場的價格。”
○紅珊瑚
日本地震影響不大 稀缺因素導致漲價
“千年珊瑚萬年紅”,這句俗語足以說明紅珊瑚的稀缺性。如果說2008年以前,市場價格還只是徘徊不前的話,那么2008年之后的市場則開始大幅提升。
就產源來說,我國大多海域不產紅珊瑚,貨源主要來自我國臺灣和日本。日本大地震后,紅珊瑚的價格再度飆升,這引發人們猜測漲價原因是日本地震造成紅珊瑚死亡,導致國內市場奇貨可居而引發漲價。
中國商業聯合會珊瑚研究會會長林金鑾認為,紅珊瑚生長周期較長,20年僅長一寸,300年才長一公斤,價格上揚受日本大地震影響沒有根據。然而,由于地震導致打撈與運輸環節受阻,國內市場臨時性缺貨的狀況的確存在。
據了解,作為珠寶中有生命的藏品,紅珊瑚的生長環境非常苛刻,一般生長在200米至2000米的大海深處,開采極為不易,而且珊瑚由珊瑚蟲堆積而成。目前,全世界紅珊瑚每年的開采量約在100至400噸之間,價格是黃金的幾倍至幾十倍。不少專家認為,物以稀為貴是導致紅珊瑚暴漲的原因。
也有業內人士將珊瑚價格暴漲的原因歸結于人為炒作。目前,珠寶市場“群雄爭霸”,和田玉、翡翠的價格已然太高,炒作空間變得比較小,而資金開始向一些冷門的稀有珠寶傾斜,海水珍珠、珊瑚這類產量稀少的有機寶石,價格都出現了飛漲。
不少懂行的消費者認為,由于紅珊瑚對環境要求的苛刻性,加之目前受環境污染等因素影響越來越嚴重,品質好的紅珊瑚將越來越成為寶貝,這一心理因素放大了需求量。
【后市】
稀缺性和需求大增為后市提供支撐
在股市跌跌不休、樓市遭到打壓、黃金白銀等貴金屬價格走勢迷離的時候,高企的CPI則成為人們投資的“催化劑”。分析機構預測,5月CPI或創新高至5.5%以上,這些因素相互結合,導致人們的投資“天平”更加向鉆石、翡翠、紅珊瑚等珠寶傾斜。
一位從事鉆石投資多年的張先生表示,自去年開始鉆石投資呈現明顯升溫態勢,今年交易增長強勁,需求量超出預期,可以看得出來明顯有資金流入。事實上,消費者投資鉆石和投資黃金的心態一樣,都是為了抵御通脹而進行資產配置,裸鉆的價格平均每年漲幅達20%,遠遠超過其它投資品種,這足以吸引投資者入場。
業內專家認為,鉆石、翡翠、紅珊瑚等珠寶都屬于天然礦產資源,經過長時間地毯式開采,原料資源已經日漸枯竭,這一事實讓消費者產生追高心理。
一邊是資源的稀缺性,另一邊是需求放量,二者結合便產生了市場的普漲。行業協會分析結果認為,目前,中國繼美國之后成為世界第二大鉆石消費國,未來5年,國內市場對大鉆及高檔翡翠的需求還將持續增加,“但鉆石由于受國際寡頭壟斷控制,預計市場不會大幅上漲。”
翡翠的貨源同樣顯示出稀缺性。由于頂級翡翠幾乎只產于緬甸,緬甸開始機械化地開采,這使得緬甸過去20多年來的翡翠開采量,相當于此前300年開采量總和的10倍。以目前的開采速度,10至20年后緬甸翡翠將成為歷史。
而較少進入大眾眼球的紅珊瑚,據了解消費者較少進行短線操作,一般都是注重其觀賞、收藏和保健的長期、潛在價值,它的漲價既表明人們對CPI高企的擔憂,同時又缺乏良好的投資渠道。業內人士表示,紅珊瑚等珠寶市場的“池子小”,而人們從地產、股市退出的錢只要進去一點,池子就要漲了好大一截。目前來看,珠寶市場價格仍存在強硬的支撐。
【記者觀察】
珠寶變現渠道缺乏
對于普通市民跟進珠寶市場,業內專家表示,投資者應該多了解投資對象的情況,不能盲目跟風,特別是“變現渠道”是需要重點考慮的因素。
玉石玉器既可佩戴、玩賞,還能實現保值增值,可以說是比較好的投資標的之一,但萬瑞祥翡翠俱樂部首席鑒定專家萬珺認為,普通的翡翠收藏投資變現并不容易。據了解,目前國內缺乏翡翠交換的二級市場,翡翠無法像黃金一樣成為交易的硬通貨。此外,只有收藏級的精品翡翠才具有較大升值潛力和空間。
鉆石也是如此,并非所有的鉆石都具有保值和投資功能,決定鉆石價值的四大要素按重要性排列分別是重量、切工、顏色、凈度,即通常所說的 “4C”,其中重量占了一半的比重。據了解,1克拉以上才有收藏和投資價值,而鉆戒、鉆石項鏈等消費品由于已經包含了加工銷售環節的利潤,很難在此基礎上繼續大幅增值。
和翡翠一樣,鉆石在國內的變現渠道不成熟。投資者如想通過成熟的國際渠道變現,則須持有國際鑒定證書,而國內的證書大多不被認可。除此之外,普通鉆石無法在拍賣行進行拍賣,典當所得僅相當于市場零售價的三分之一。
在林林總總的珊瑚市場,只有紅珊瑚才具備收藏價值,白珊瑚數量多而質地不佳,而綠珊瑚、紫珊瑚的美觀程度不高。廣東地質局檢測中心主任項賢彪表示,珊瑚的完整度與天然性是其價值的衡量標準,而用于做首飾的珊瑚都是珊瑚碎片,由于被加工染色過,價格就相對比較低了。
除了完整性和天然性外,體積大小也是決定珊瑚價格的最重要依據。隨著珊瑚體積的增長,其價格呈現出幾何級數的遞增。比如,一株高15厘米、寬20厘米的天然大紅珊瑚,價格一般一兩萬元就可以買到,而一株高30厘米、寬40厘米的大紅珊瑚,可以賣到10萬元以上。
專家提醒,目前除了古董,多數珊瑚只有消費價值,如果期待未來升值,最好還是購買完整的珊瑚擺件,而選購珊瑚也要注意顏色均勻,越紅越珍貴,以及比重越大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