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哪個機構的鑒定都行”
采訪中,記者在網絡上發現了一個珠寶鑒定的廣告,記者打電話過去,一個南方口音的男子接起電話,他自稱是江蘇省某市文物鑒定培訓中心的員工,該中心與全國諸多鑒定機構的專家都熟悉,可以代辦各個機構的珠寶玉石鑒定。
既然“熟識”,能不能以次充好?記者假稱自己手里有一批韓玉,問能不能出具和田玉的鑒定結果。“能!只是你自己要保證貨不要太假,畢竟我們給的證書上面要有專家的名字,你的貨太假、太次,也影響專家們的名譽。”這位男子對記者說。“如何把貨給你?”記者又詢問道,對方表示記者只要把珠寶的照片發到他的電子郵箱里就可以,“你想要全國哪個機構的鑒定證書都可以,只要你能說出這個機構的名字,我們就能給你搞到手。”該男子說,從記者發照片到把鑒定結果寄給記者,大約需要7天,最多不超過10天。
至于這些證書的價格,男子表示要看到記者發來的貨物照片才能定。“你拿一塊韓玉鑒定成和田玉,身價漲了數十倍、甚至數百倍,我總要看看你的貨大小如何,才能給你報價。你可不能光想著自己掙錢,也要考慮我們。”男子說。
“你發給我的是不是假證?”記者問。男子表示,這個文物鑒定培訓中心已經干了多年,業內“口碑很好”。“一年要接數百筆業務,還能坑了你?你得打一小部分定金,我們先把證書給你,你看到證書再給剩下的錢。”見記者還是有些懷疑,男子表示記者可以到該中心現場交易,“做一次生意,你以后就放心了。”男子說。
5元就能鑒定,誰便宜就選誰
對于這名男子的說法,島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珠寶玉石質檢師有自己的看法。“他說不定真能給你提供正規鑒定機構出具的證書!”這位質檢師告訴記者,盡管這名男子自稱全國任何一家鑒定機構的證書都能提供,但真到交易時,這名男子很有可能會極力推薦一家或幾家鑒定機構。“說白了,這些鑒定機構就是他的‘關系戶’。他把你拉到這家機構去了,鑒定機構只收他10元一件,或是20元一件 ,他再向你收取100元一件 ,這差價就是他的利潤。”這位質檢師告訴記者,在南方的一些城市,有的鑒定機構的鑒定費用已經降到了5元一件 。“因為圈外人不懂行情,所以產生了一種類似于‘辦證中介’的行當。你采訪的這個人很有可能就是‘辦證中介’。”
說起這些收費低廉的鑒定機構,這位質檢師說,“他們用低廉的價格來吸引生意,其鑒定水平根本不能保證。對于一些珠寶首飾廠家來說,他們不管哪家機構的水平高,誰的價格低,他們就到誰家鑒定。反正到市場上銷售時,有一張正規機構出具的證書就可以了。”
珠寶市場上,除了一些不過關的證書,還有很多偽造的鑒定證書。有幾次,青島市質監局黃金珠寶飾品監督檢驗站的鑒定師們,便看到了標著自己單位名字的假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