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國際金價的震蕩讓消費者熱購黃金,但我們的記者在南京的市場上發現,黃金飾品的價格卻讓人看不明白。同城銷售的黃金飾品每克的價格差達到了20元,一件完整飾品的價格相差幾百元甚至更多。黃金首飾的價格為何相差這么大呢?來看中央電視臺《經濟信息聯播》記者的報道。
在南京市場上,金條的價格普遍比較一致,多是在上海金交所的價格基礎上每克加上10元到12元。不過,金飾品的價格差別則較大,每克的價格高的達到了335元,低的在315元左右。
南京中金珠寶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曉斌:“這個我想應該是正常的。因為各個商家所處的進貨渠道也好,包括經營模式也好,可能就存在一個差異性。”
黃金飾品零售價格的確定,首先是基礎的原材料價格,這個可以參考上海黃金交所的報價,但不能把這一報價當作商家的成本價。因為對于金飾來說,比金條的工藝更為復雜,因此手工費,設計費各有不同。而且一些知名金飾也有其品牌附加價值。此外,消費稅、增值稅都會列入考慮,包括租用的柜臺,特別是繁華地帶的租金會比較高。
南京寶慶銀樓店長陸萍:“像我們大品牌的金價是包含了所有的費用在里面,如果有個別商家比我們低的 那是你去購買他的飾品必需要滿足他很多條件 如一次要購進多少公斤的飾品 還要增加加工費 手續費之類的。”
這金飾差價之謎是解開了,那作為投資者,購買哪種黃金產品作為增值手段更好呢?
南京中金珠寶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曉斌:“我建議還是選擇投資金條。”
黃金回收熱而無序
黃金投資的走熱,不僅是商家也琢磨掙錢。眼下一些街邊小店,也在摻和黃金的交易。他們私自干起了高價回收黃金的業務。路邊店的黃金回購生意,究竟是怎樣做的呢?繼續來看記者在南京的調查。
在南京太平南路上,隨處可以看到高價回收黃金的小店。記者隨機走進其中一家小店,剛進店門,老板就熱情的招呼起來。
店主:“直接收回來后重新做東西,所以我們一般收的價格比別人高些,但是不是高好多啊,一般每克高一兩塊錢。”
不需要提供發票和身份證,甚至不需要對黃金首飾進行專門檢測,只要談好價錢,小店的工作人員就可以把現金支付給顧客。正因為方便快捷,看上去破爛不堪的小店還真引來了不少客戶。
店主:“我馬上就給你錢啊。”
記者:“你也不鑒定一下子啊?”
店主:“這個東西我們眈一眼就曉得了是不是真的,我們天天盤這個東西,我們沒有數嗎?”
記者:“如果你們賣給我們有沒有證書呢?”
店主:“沒有,也是憑眼睛看,不行你到銀樓測去。”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回收黃金的小店已經形成了一個產業鏈。他們把黃金收回之后,再賣給一些黃金加工企業,從中賺取差價。
店主:“跟你說明白了,我就是替你辦事,(賺)5塊錢一克,就這么簡單,啊懂啊,也不跟人繞圈子。”
不過,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回收黃金的小店隨意性很大,同樣的黃金首飾,價格最高的報到了265元一克,而價格最低的只有250元。此外,由于二手黃金首飾在回收過程中,會以成色和黃金品質為參考,對于記者拿出的黃金首飾,各家店說法不一,有的認為品質和賣相良好,有的卻認為磨損嚴重。
店主:“你這個鏈條焊點多了。”
記者:“什么叫焊點多了?”
店主:“就是每一節上面都有兩個焊點。”
記者:“焊點多了怎么了?”
店主:“融化后影響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