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寶精品導購互動平臺 投稿
網上購物越來越紅火,節日期間,一些消費者通過這種時尚的購物方式,選購珠寶玉石首飾,不料卻陷入網上購物陷阱。今天上午,市民趙女士致電黨報熱線反映,她在網上花600多元錢買了一串“水晶手鏈”,不料卻是假貨。
趙女士稱,清明節期間,她花628元從網上購買了一串某品牌的水晶手鏈,賣家保證產品是真品。可拿到貨后趙女士發現,實物與網上商品照片差別很大,包裝上的字跡粗糙模糊,產品編碼和保修卡也沒有,而且手鏈上的水晶每顆都有瑕疵和缺損。經鑒定才得知,該手鏈是非水晶制品,成本還不到100元。目前,趙女士正向購物網站投訴該賣家。
記者今天登錄一些專業購物網站看到,珠寶玉石首飾已被當成節日“人氣”商品重點推薦,很多年輕人都喜歡用這種方式購物。
業內人士透露,網上購買珠寶首飾的風險遠遠大于購買其他商品,因此消費者一定要格外當心,需特別注意防假。目前網上銷售的珠寶首飾存在不少問題,最典型的就是以次充好、虛假宣傳。一些賣家展示經過藝術處理的產品照片欺騙消費者,用假證書“提級”也是賣家常用的技巧,將原本質量不高、不值錢的商品抬升價格。
賣家還慣用的一招是標出廉價“釣魚”。不少網站的珠寶標價要比市場價低一半甚至更多,實際上,這些不過是吸引眼球的“釣魚價”。如消費者打電話詢價,網站會說低價珠寶“剛巧”已售完,轉而花言巧語推銷另一種“更加劃算”的廉價珠寶。部分不明就里的消費者因此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