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市的東方
巴黎時裝周落下帷幕,Christian Lacroix宣布破產,巴黎一邊痛定思痛,一邊前所未有地關注亞洲市場。
愛馬仕把綠茵地劃分為A—L區,其中日本、韓國、新加坡和中國的記者占據了K區和L區,顯而易見,這是兩個看秀角度最好的區;CHANEL的秀場雖然是圓形T臺,但最佳位置仍然只有一個,今年這個位置上大大地標注著“CHINA”。這里能第一個正面看到模特出場,也能夠看清Karl Lagerfeld謝幕;當然,中國的明星同樣大出風頭。張曼玉是Alber Elbaz的心頭愛,湯唯是DIOR的第一排嘉賓。中國模特成了香餑餑,劉雯成了所有大秀的寵愛,而秦舒培已經被多家海外媒體認為是當仁不讓的下一張中國臉。
在2009年的后金融危機年代,中國,顯然是世界頂級奢侈品牌所鐘愛的神奇東方,根據麥肯錫近日發布的報告顯示,超過一半的中國消費者,并沒有因經濟不景氣而減少對奢侈品的購買。金融危機使歐美日奢侈品牌需求普遍萎縮時,中國奢侈品市場卻依然向好。目前,中國奢侈品消費已占全球市場的25%,首次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費國。2004年,中國奢侈品消費總額(安永會計師事務所統計)僅為20億美元;而至2009年11月,這個數字(據全球戰略咨詢公司貝恩統計)變成96億美元。而普華永道則更加樂觀,他們預測,到2015年,中國將會成為全球奢侈品的最大買家。
新富人群不僅令中國國內市場成為奢侈品牌的避難所,隨著中國旅游業的快速發展,懷揣現金的中國人在國外的購買力也讓品牌專賣店的店員們笑得合不攏嘴。在英國, 2009年10月中國消費者在Bond Street、Oxford Street以及Regent Street三條商業街上的消費相比9月份升高127%,同比2008年增加21%。中國消費者對于Primark此類普通百貨商店基本繞道而行,直奔PRADA、GUCCI專賣店。以至于許多頂級商店都在招募能夠講普通話的銷售員。在法國,當你走進香榭麗舍大街的時候,老板會親切地問:“你是中國人嗎?”當中國內地的旅游團在巴黎的奢侈品商店已經可以享受最高級別的“關門服務”的時候,也讓日本人生氣。最近法國旅游局提供的數據表明,每個中國內地游客到法國的消費額在3000美元左右,而一般的歐美游客到法國的消費額僅僅是1000多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