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寶精品導購互動平臺 投稿
交接儀式
昨天,國家博物館的家當激增39萬余件,文物藏品數量至此突破百萬。新增文物原由國家文物局管理,現整體劃撥國博收藏。據悉,這批文物中不乏元青花瓷等精品,原存放于故宮寶蘊樓等處,秘藏30余年從未公開展出。入藏國博后將陸續通過展覽的方式與市民見面。
來自外貿口岸驗扣
昨天,國家文物局在國博舉行文物交接儀式,文物代管單位中國文物信息咨詢中心將文物清單轉交國博,有6件藏品作為39萬余件入藏文物的代表在國家博物館短暫展出。
這些文物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國家文物局和有關部門進行文化遺產搶救保護工作過程中獲得的。文物主要來源有兩個:北京、天津、上海、廣州等外貿口岸驗扣并移交文物部門的玉器、書畫、金銅佛造像和雜項等文物,約24萬余件;從天津外貿工藝品進出口公司接收的文物近15萬件。
入藏后將陸續展出
國家博物館館長呂章申介紹,文物入藏后將盡快完成清點、分類、分級等工作,同時加強對這批文物的研究。該批劃撥文物中的精品如青花瓷等將納入新館開館展覽中,此外還將通過玉器展、瓷器展、佛造像展及承載千年文明的古代中國陳列等專項展覽、陳列陸續為市民揭開這39萬余件入藏文物的神秘面紗。
劃撥文物傳遞信息
文化部部長蔡武表示,國家文物局率先將這39萬余件珍貴文物劃撥國博,具有歷史意義,它不僅大大改善了文物收藏保管的條件,還向業內發出一個信息:國家珍貴文物就應該收藏在國家博物館。此外,在文物屬地化管理問題上,有關部門要盡快研究文物分層分類分級收藏的問題,從國家政策層面研究藏品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