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寶精品導購互動平臺 投稿
日前,省質監局公布了對貴金屬飾品、珠寶玉石飾品的監督抽查結果:8種貴金屬飾品、珠寶玉石飾品利用標簽欺詐消費者。
本次共對15個批次的貴金屬飾品進行了監督抽查,不合格4個批次,不合格項目均為標識標簽。本次共對20個批次的珠寶玉石飾品進行了監督抽查,不合格4 個批次,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玉石標注名稱與實物不符以及標識標簽不符合標準要求。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商家利欲熏心,以次充好,以假亂真,如有的以合成寶石充當天然寶石,以處理翡翠充當天然翡翠等;還有一些生產加工企業對標識標簽重視不夠,部分商家進貨時不能對生產廠家標識進行規范的識別,造成不少金銀、珠寶店的產品標識標簽不合格;不少消費者缺乏對金銀、珠寶飾品常識的了解,辨假識假能力弱,給一些商家的欺詐行為提供了可乘之機。由大同信德緣銀飾經銷的紅剛玉戒,檢驗結果為合成紅寶石戒指;由太原王府井六福經銷的千足金手鐲,標簽不合格;由太原千峰南路八方商貿恒興珠寶經銷的Ag990‰銀飾品,標簽不合格;由大同市華林新天地海佛蘭銀飾經銷的Ag925‰銀飾品,標簽不合格;由大同市金嘉利珠寶經銷的Au999‰千足金吊墜,標簽不合格;由大同華林新天地信德緣銀飾經銷的紅剛玉戒,定名不合格;由太原市千峰南路八方商貿大廳柱子旁(一層)經營戶經銷的翡翠玉,定名不合格;由朔州市山陰縣銀海金店經銷的翡翠玉鐲,標簽不合格;由太原市親賢北街王府井紫云珠寶經銷的Au750‰18K金翡翠掛件,標簽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