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和田玉皮色巧雕的作品《秋意提梁壺》
由于當代玉器收藏起步較晚,眾多投身其間的收藏者因缺乏正確的理念引導,往往在人云亦云中迷惑、盲從、跟風,舍本逐末,與收藏機會擦肩而過,可以說從出發點就背離了當代玉器收藏的神髓所在。當代玉器收藏到底該收藏什么,這是收藏者必須解決的首要問題。
寧要1元錢1件的精品,不要1萬元1件的垃圾
當代玉器的收藏與古玉收藏具有不同的特點。古玉從古時流傳至現在,數量相對較少,體系也不完整,加之出土器與傳世品混雜,要建立起系統的收藏有一定的難度。同時,古玉的鑒定過程中人為因素十分重,一旦鑒定出現偏差將極大地影響古玉的價值,而使收藏者蒙受巨大的損失。而當代玉器的產量大、品種全,再加之各地區的風格差異也比較大,就同一題材而言也會有鮮明的地域風格及作者的個人印記在里面,進而形成了一種特有的文化。再者,當代玉器的鑒定工作也比較完備與科學。檢測上有國家標準可以參照,在全國各地的寶玉石監測站里通過專業的科學儀器,收藏者就可方便地對自己的藏品進行權威的鑒定。這些都為收藏者建立起自己的收藏體系提供了便利條件。
要做收藏就要講究特色,而不應單純地追求高價位,這是兩個不同層面的東西。比如說,有的收藏者會以白玉白菜為主題,收藏各種技法、風格的白菜題材作品;有的收藏者專門收藏某一位大師的玉雕作品;有的專門收藏某種類型的器物,如玉牌、瓶素等……無論是哪一種的收藏,第一要有特色;第二要收精品;第三,要在有可能的情況下,盡量收藏價值更高的作品。收藏者要有一個基礎理念:寧要1元錢1件的精品,不要1萬元1件的垃圾。
實踐經驗表明,在歷史長河當中有很多優秀的玉器精品,這些精品的增值幅度遠遠大于同一歷史時期,甚至年代更為久遠的普通玉器。在如今的市場,我們看清代玉器,其皇家的精品玉器增值幅度可能是百倍、千倍,甚至萬倍,但清代普通玉器的升值幅度不過10倍到20倍。例如去年香港佳士得拍賣公司拍出的價值千萬的乾隆玉器在當年制作時就是精品。在拍賣會上,我們也經常會見到清代以及年代更久遠但工藝一般的玉器,其價格通常也就是幾萬元,高的幾十萬元,不會更高了。
當代玉雕在整個中國玉器發展史上來看,是一個非常輝煌的時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當今社會國泰民安,經濟空前繁榮,奠定了玉器發展的社會背景;再者,這些年玉石的產量與質量都達到了歷史最佳狀態,為當代玉雕的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第三,社會需求旺盛,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勢必帶來精神層面的需求與消費,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軟玉的消費群體正在日益擴大,幾千年的玉文化在國人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玉作為吉祥富貴的象征成為人們收藏購買的首選;第四,寬松的藝術創作環境使得玉雕界人才輩出,這些玉雕大師有著旺盛的創作熱情,優秀作品層出不窮。當代玉雕大師的優秀作品的收藏價值,無論是從藝術的角度上,還是增值的角度上,都遠遠大于同一時期的普通玉器作品。這一點正逐漸被歷史所證明。
收藏是具有雙重意義的活動,一方面是文化藝術意義,可以說只有高藝術水準的作品當我們欣賞它時才是真正的藝術享受;另一方面是收藏意義,也就是一種投資,收藏與投資是分不開的,好的作品升值潛力也會非常巨大。有時不經意間的收藏會給投資者帶來巨大的利益回報。玉器收藏與其他收藏一樣,一方面是物質享受,另一方面是精神享受。收藏精品是文化審美與市場價值的融合,因此收藏也是快樂的過程,如果在收藏的過程中看不到美,得不到應有的藝術享受,那收藏的意義又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