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寶精品導購互動平臺 投稿
自從韓國將江陵端午節成功申報為“人類傳說及無形遺產著作”后,中國的學者專家們坐不住了。端午節不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嗎?怎么變成了韓國的專利?這一令人詫異而又忿忿不平的消息曾經一度引起了學術界沸沸揚揚的爭論。終于,爭論驚動了政府,相關政策也陸續出臺。新的法定節假日草案中,傳統的清明、端午和中秋也名列其中。對此,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博物館副館長劉衛國認為:“這是一個好的開端,盡管長期以來在老百姓心目中認可這幾大節日,特別是在廣大農村地區,但由于傳統文化的某些斷層,這些節日已經逐漸演變為‘走親訪友日’,節日習俗也漸漸丟棄。此次國家立法重視傳統節日,對保存延續傳統文化和節日習俗意義重大。”
與中國文化有著千絲萬縷聯系的韓國和日本,在諸如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都會舉國放假,共度佳節。本屬于中國的完整節日習俗,現在卻只能在異國他鄉才能尋覓到,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不過,亡羊補牢,未為晚也,既然從今往后又多了幾大節日假期,何不好好利用,將丟棄的節日習俗撿回來呢?
除開繁復多樣的節日服裝、慶;顒硬徽f,光是節日配飾,就有著說不完的故事。學學過去人們在傳統節日上的裝扮吧,在清明別一只柳葉狀的發簪,于端午戴一枚艾花狀的胸針,說不定還能引領新一代的節日時尚潮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