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據深圳某飾品生產廠員工透露,現在電視購物公司的金松果批發價格一般都在28元~35元,成本則在20元以下。為什么會這么便宜?她一語道破天機:“上面電鍍的東西主要是銅,黃金的含量千分之一都沒有。”
黑幕后的暴利
瘋狂密集的廣告轟炸,居高不下的產品投訴,背后其實隱藏著一個充滿暴利的行業。據業內人士透露,如果各種關系處理好,一年內不被查處和曝光,一家中型的購物公司(注冊資金在50萬元左右)每年的凈利潤都在千萬元以上。
一從事電視購物多年的業內人士曾經操作過多種電動玩具、減肥產品的電視購物,他坦言:“我們的產品跟幾十元的沒什么區別,關鍵是廣告要說得誘人。只要密集轟炸,總會有人購買。”
“傳統電視購物的高額利潤來自于市場的信息不對稱。”知名網絡營銷策劃人溫承宇告訴記者,在早期互聯網還不發達,二、三線城市的消費者還不具備識別能力的時候,購物廣告推銷的新奇產品和吹噓的神奇功能的確迷惑了不少消費者。在沒有類似產品可比的時候,不少電視購物產品的利潤是驚人的。
一位業內人士以曾在某購物公司廣告中介紹的一款數碼錄音筆做了驗證。這款號稱為mp3帶來革命性跨越的mp3電子錄音筆,具備“復讀機、長時間錄音筆、閃存盤等多種強悍功能”,價格也很優惠,512m只售358元。可這些所謂高科技功能,普通mp3完全可以實現,358元更是可以買到1g甚至2g的同類產品。
知情人透露,電視購物會不停地炒作一些低成本的概念產品,以新、奇、特的賣點吸引顧客。為了規避風險,購物公司往往采取公司地址和發貨地址分離的措施,藏匿真實辦公地點。一旦出現大規模消費者投訴、索賠,購物公司就會注銷該公司,溜之大吉。
購物公司匿名電話和模糊的發貨地址也暗藏貓膩。電視購物公司往往以高額話費和當地電信部門達成協議,隱藏撥出的電話號碼;而當地的郵政部門也給予電視購物公司這個大客戶一些便利和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