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寶精品導購互動平臺 投稿
瑞麗珠寶市場重新興旺發達始于20世紀80年代。中國改革開放,瑞麗邊境貿易日趨繁榮,南方絲綢之路重放異彩。往日的“蜀身毒道”已變為今天的康莊大道,邊貿的繁榮同時也帶動了瑞麗珠寶產業的急速發展,外籍珠寶商從瑞麗的各賓館、旅社、民租房里的隱秘經營方式中走了出來,他們紛紛進入了瑞麗珠寶街“中華珠寶第一街”(瑞麗老珠寶街)。緬籍華人、傣族、景頗族等民族和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等國珠寶翡翠商紛紛從泰國清邁和緬甸各地轉向瑞麗珠寶街經營珠寶翡翠。老珠寶街已跟不上時代發展的需要,1999年底筆者向瑞麗姐告工委管委主任王達璋呈交了一份關于將瑞麗興市街(原邊貿街)建為瑞麗珠寶夜市步行一條街的建議得到了采納,于2002年初在瑞麗珠寶步行街落成竣工,舉行隆重開幕儀式。往日古勐卯王國車水馬龍的姐相珠寶翡翠街的盛況,今天又真實地重現在了世人面前。
云南的騰沖、大理一度是翡翠玉石的集散地。隨著時代的變遷,現在已換成了瑞麗。如今的瑞麗翡翠市場是我國翡翠交易品種最齊全和最具有人文特色的大市場。經營者有緬甸、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泰國等國家。他們來自不同的國家、有著不同的膚色,在同一塊土地上、中國的西南邊陲瑞麗經營著同樣的珠寶翡翠。瑞麗翡翠市場的繁榮,不僅得益于瑞麗獨特的地理位置、國家一級口岸和姐告唯一的境內關外政策,還與緬甸政策緊密相關。緬甸政府從1998年3月起,正式允許翡翠毛料以邊貿的方式進入瑞麗。每年從緬甸進口到瑞麗的毛料約有6000噸左右。今天的瑞麗,仍然是中國翡翠的源頭和全國最大的翡翠集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