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選購攻略(實用)
日期:2008/05/29 來源:編輯:
文章TAG:
A貨有3種:
翡翠飾品有五種商品類型,天然的一種、優化的二種(漂白、浸蠟)、處理的二種(漂白后聚合物充填處理、染色處理)。這里特別要提及的是“處理”一詞,往往與人們意識中的處理品的含義相等同,其實不然,處理僅是對翡翠的一種改善,一種天然不可再生資源的開發利用。
1、天然翡翠飾品
系指原料經機械的切割、粗磨、細磨、精磨、拋光等工藝流程加工而成,凡高檔的翡翠飾品如鐲、佩、墜、珠、戒面等,均由物理機械加工過程制作而成,國家標準檢測結論一欄名稱為“翡翠”,民間俗稱“A貨”。
2、漂白翡翠飾品
是一種化學處理方法,目的在于溶解翡翠飾品表面不和諧的雜質(礦物)色調,其溶解只限于表面,以使翡翠飾品表面更加純潔、美觀,漂白是一種傳統工藝,國家標準檢測結論一欄名稱為“翡翠”,民間俗稱“A貨”。
3、漂白后浸蠟翡翠飾品
可視為對翡翠飾品表面覆蓋及表層中微細裂隙的蠟充填作用,浸蠟可增加翡翠飾品表面的光潔程度,可部分填補因加工過程中形成的粗糙面,尤其是一些雕件的旮旯角角部分,浸蠟可掩蓋翡翠飾品涉及表層的原生、次生微細裂隙,使翡翠飾品粗看起來更加悅目,是一種傳統工藝,國家標準檢測結論一欄名稱為“翡翠”,民間俗稱“A貨”。
事實上我們認為只有第一種是A貨,第二種行內叫A+B,第三種叫墩蠟,墩蠟在手鐲的加工上是比較廣泛采用的工藝,好的A貨是不墩蠟的。
購買的時候大家要注意這樣的問題,有些即使是證書上標明A貨的產品實際上也可能是A+B的產品
新國標已經把第三種歸為處理了,名稱也就是:翡翠(處理)
翡翠首飾上的綠一般來說不是活的,也不能戴的時間越長,綠越長越大,但在特殊情況下,綠會稍微擴大。翡翠也叫硬玉,是寶石玉的名稱,其礦物學名稱叫鈉輝石。在人工翡翠的研究中,證實純的鈉輝石是無色的,只有加入鉻的化學試劑后才能出現綠色。所以,天然的翡翠帶不帶綠色,就看翡翠形成時內部有沒有“混入“鉻,并且“混入“的鉻越多,翡翠就越綠。但對于從礦山或河溪中獲得的翡翠加工成的戒面或其它首飾來說其內部含鉻的多少已經固定了。所以翡翠上的綠不可能是活的。
但是翡翠中鉻在某些情況下,可以產生化學反應,從而使鉻有少量的擴散作用,這就是人們覺得綠“長“的原因。產生綠“長“的翡翠主要有翡翠項鏈、翡翠手鐲和翡翠項牌等與皮膚緊密接觸的翡翠。
其原因是人體有一定的溫度,還容易出汗,汗水中有酸或堿性成分,這些成分可以從翡翠的微裂隙中滲入內部,其中某些成分可能會與產生綠色的鉻離子產生化學反應或者把已經固結在翡翠中的鉻離子溶解而產生遷移,這樣就顯得綠色“長“大了。其實,翡翠中產生綠色的鉻的含量沒有任何變化,只是微量鉻產生擴散或遷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