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上半年,華爾街見證了“中國大媽”搶購黃金的瘋狂,相對于黃金的“過山車”,早在去年,鉆石就已經初顯頹勢。去年下半年,鉆石原石價格下跌12%,到今年上半年才略回升6%。
繼2012年鉆石成交量被“腰斬”后,今年上半年依舊延續下滑態勢。根據上海鉆交所數據顯示,2013年上半年,通過鉆交所的鉆石交易量累計達到3393.3萬克拉,同比減少37.6%。
一方面鉆石總體消費低迷,另一方面,新的鉆石品牌和鉆石電商崛起,加劇了鉆石行業的競爭。但通靈珠寶卻是一個例外。
起家于南京的通靈珠寶,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如今已經成為一個在全國擁有約300家店鋪、年銷售過10億的珠寶連鎖品牌。
即使在今年萎靡不振的消費市場,依然快速發展,上半年實現6億元的銷售額,利潤突破1億元。尤其是在江蘇南通的高速發展,成為通靈珠寶發展的一個縮影,而這背后的積淀,卻非一日之功。
南通現象:5家店半年銷售超四千萬
南通人一向喜愛珠寶玉器,甚至整個江蘇都有這種傳統。這與北方人酷愛黃金、不了解鉆石翡翠文化形成強烈對比。
所以早在11年前,以鉆石為主、翡翠為輔的通靈就開始進入南通市場。現在的通靈在江蘇市場占據強勢地位,以南京為起點,輻射全國,其中渠道布局中一二線城市占據70%,而且集中在華東地區。
通靈在南通創造了一個奇跡:500米5家店,半年銷售超4000萬,店鋪增速最高的達69%。在南通的金鷹和文峰百貨中,通靈的鉆石銷售位列第一,在全國的金鷹百貨中也排名前三。
如此密集的渠道布局和業績的高增長頗為罕見,在南通的珠寶品牌中通靈店鋪最多,而周大福[微博]只有4家,潮宏基(12.01,-0.06,-0.50%)3家。
這種布局一定程度上源于南通特殊的商圈布局。目前只有這條長達500米的南大街,聚集著四家百貨商場:文峰、喬鴻、金鷹、八佰伴。
在渠道的布局上,去年通靈經歷了動蕩期。通靈三地運營中心的總經理田春玲被迫將南通的“兩店兩廳”改為今年的“一店四廳”(即專賣店和商場專廳)。由于通靈的第一家專賣店占據八佰伴街邊位置,去年9月被迫撤掉讓給BOSS,通靈則挪進八佰伴內部相對較小的專廳。這一變動極大地打擊了通靈銷售人員的士氣,因為八佰伴的這家專門店年銷售額為3000萬,占據去年南通市場6000多萬銷售額的半壁江山。
但面對商場對客流的強勢聚集力,也為了彌補撤掉八佰伴專賣店的損失,田春玲決定改變經營思路,全力爭搶商場資源,將文峰和金鷹原有專廳面積擴大一倍,并進駐位于街尾處的喬鴻。
渠道的重新布局讓通靈的銷售高速增長,今年1到6月份,金鷹店同比增長66%至569萬;文峰店同比增長68%至1051萬,超過文峰珠寶上半年50%的平均增速;南通專門店同比增長40%至1540萬,剛進駐不到一年的喬鴻也達到197萬的銷售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