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進入旅游旺季,珍珠飾品就成為島城各大旅游紀念品商場的主角,成為商家們推薦的重點。就在游客們為親朋好友挑選漂亮的珍珠飾品時,關于珍珠的質疑聲也是越來越多:這些珍珠是青島特產嗎?為什么品質差不多的珍珠飾品,在不同商家的柜臺上價格差異巨大?記者連日來深入珍珠市場,發現了不少藏在美麗珠光背后的秘密。
帶著特產光環的美麗“水貨”
1、地點:棧橋風景區
“啥珠?你問得挺細!”
太平路車多路窄,很多旅游大巴會停在湖南路、安徽路、浙江路等周邊道路的停車場中,而從停車點到景點這100米左右的人行道,是小販們爭奪客戶的“黃金市場”。7月21日上午,記者在湖南路上混入了一個濟南旅游團的隊伍中,剛走到廣西路路口,就被兩名小販纏上了。只見他們兩只胳膊上掛滿了貝殼、珊瑚、珍珠等不同材質的飾品,只要游客一問價,就立即拿著三五串項鏈往游客手中塞。珍珠項鏈的售價也很便宜,一串含有40個珠的珍珠項鏈要價才20元,只要游客一搖頭,小販自動降價,最后喊出的價格只有10元。
這些珍珠項鏈怎么這么便宜?小販孫老太的解釋是現在珍珠蚌都是人工養殖,產量大,所以珠子不值錢。記者隨后付錢買了一串珍珠項鏈,發現這項鏈不但顏色亮白,而且形狀均勻。這些珍珠是淡水珠還是海水珠?記者又問,孫老太有些不耐煩了,“啥珠?幾塊錢的東西你問得還挺細!我也不知道,反正是養殖的。”孫老太收錢后轉向其他游客。在棧橋、火車站周邊的人行道上,記者隨機采訪了10名小販,其中有6人信誓旦旦地表示珍珠項鏈是青島特產,還有3人表示不清楚珍珠的質地,1人表示她銷售的是淡水珠。
2、地點:中山路特產店
珍珠基地在嶗山周邊?
隨后,記者走進了膠州路路口的一家“海產品批發”店,女老板熱情地指著掛在墻上的珍珠項鏈一一介紹起來。“這都是真的嗎?”記者看到一串粉紅色的珍珠項鏈,便提出了這個問題。女老板對于記者的質疑,也不回答,就拿手往墻上一指。只見在掛飾品的墻上,貼著一張“假一罰十”的紙條,這些“保真”的珍珠一串項鏈要180元,比小販的要價高了不少。店里的售貨員介紹說店里的珍珠都是海水養殖,是地道的青島特產。
在大沽路路口附近的小店中,老板很明確地告訴記者,養殖廠就在嶗山周邊的海域。但是當記者問起廠子的具體位置時,老板言語含糊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