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海溫低沒法產珍珠
在景點探訪的過程中,記者購買了4份珍珠準備找專家一驗真偽。但是當記者聯系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時,得到的答案是海水養殖產珍珠的貝類條件苛刻,島城等北方區域海水溫度過低,產珍珠的貝類沒有合適的生長環境,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在島城也沒有相關專家,所謂的青島產珍珠都是騙人的說法。那么在島城各大超市銷售的這珍珠項鏈究竟產自哪里?早報記者決定到珍珠飾品的批發地即墨路小商品市場進行深入探訪。
海邊謎珠
系列報道①
批發市場探訪:200元項鏈賣40元是低價不是底價
即墨路小商品市場除了鞋帽箱包等生活用品外,也是首飾、玉器、手表等裝飾類小商品集散地,各大景區銷售的珍珠飾品多來自此地。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真正的批發商對于珍珠產地并不避諱,只是為游客們設立專柜的批發商們,打著“批發價”、“員工內部價”等實惠招牌,卻往往以高于實際批發價四五倍的價格銷售珍珠飾品,景區零售商的進貨價往往只是其飾品標價的10%左右。
1、散攤
海珠還是淡珠,商販直“打架”
位于聊城路上的“珠寶城”建成時間較早,靠近門口的“黃金”攤位經營者大多都是本地人。這些攤位以經營玉器首飾為主,但商家會把不同質地的珍珠項鏈掛在顯眼的位置售賣。走進“珠寶城”的大門,門口一家攤點的女老板向記者招呼:“來看看吧!珍珠項鏈都按批發價賣!”記者隨后到柜臺上拿起一串珍珠,發現這一串直徑6毫米左右的扁珠項鏈售價是200塊錢一條,與景點的價格差不多。“價格是差不多,但是我這是正宗的青島特產,他們那都是造假的塑料珠,東西不一樣的。”女店主說。而在一家專門銷售貝殼、珊瑚等海產品的攤點上,店家更是表示自家的珍珠全都是海水珠,并且以此為由咬住價格不松口。
“那都是騙人的話,這哪有海水珠,都是淡水的!”與聲稱銷售海水珠的攤點相隔不到10米的一家珍珠攤點上,商販張女士對于同行銷售海珠的說法嗤之以鼻,她表示“珠寶城”內都是淡水珠。除了說法“打架”外,商家對于珠子的保養也有很多矛盾之處。
在“珠寶城”散攤區中,記者調查了10個攤點,其中有3個攤點聲稱自己賣的是海水珠,有7家商鋪表示商場中只有淡水珠。這些攤點上珍珠的品質上看不出特別之處,價格上也沒有任何吸引人的地方,所以這些散攤人氣都不高,不要說大宗采購的商販,就連普通游客也很少在攤位前駐足。“他們雖然打著批發的招牌,但大多是零售商,你再往里走,真正的珍珠批發商都是南方人。”知情人宋先生向記者介紹說。
2、批發店
批發價保密,海珠價格嚇人
記者又來到富地廣場中一家掛有“XX珍珠第一家”匾額的珍珠批發店。這個面積500平方米左右的批發店可以說是聊城路周邊珍珠批發的“旗艦店”。在外間設有一個銷售柜臺,柜臺后面近百種半成品珍珠按照不同的品質裝在塑料袋中,在柜臺上,珍珠項鏈以10串為單位被編為一大串,按照不同品質分別擺放。記者在這些大串珍珠上,看到了海邊特產超市中一模一樣的價格標簽,只是在海邊不打折的珍珠項鏈,在這里的售價只是景區售價的30%左右。“我們這是批發店,不但能給你真貨,而且還能給你最低的員工內部價。”銷售人員說。雖然這名銷售人員說是給記者員工內部價,但是記者發現她在與熟悉的商販交易時,卻并不談價格。在一名商販用電話訂貨后,這名女店員迅速用黑色的塑料袋裝了幾大串珍珠,在對方到來后迅速交易,沒有討價還價的環節,外人無法了解底價。
除了批發價保密,商家對于珍珠的產地、特殊顏色等問題回答得都相對坦誠。銷售人員表示,她身后的所有珍珠都是來自浙江臺州的淡水珠,一些色彩特別鮮艷的紅、黃珍珠都是后期染色的。
除了低檔珍珠外,記者發現在商家的展示臺中還有價值幾千元甚至幾萬元的中高檔珍珠。“我這還有海珠,在里間。”見記者對高檔珍珠感興趣,店方將記者引領到里間的柜臺內,記者發現里間的珍珠標價讓人咋舌,一串直徑約10毫米左右的珍珠項鏈售價達到了10萬元,商家表示可以打2.5折銷售。對于這些海水珠,員工承認不是青島本地海水養殖的,而是從江浙、廣西、廣州等南方地區運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