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晚報報道,最近,一則關于“緬甸將在2013年禁止翡翠毛料出口”的帖子在網上瘋傳,廈門翡翠商家洪先生也心頭一驚,趕緊向廣東、云南等翡翠加工基地的朋友求證。如消息屬實,對國內翡翠加工及銷售市場的打擊無疑將非常巨大,然而截至目前,官方渠道尚未證實這一消息。
翡翠加工者或要去緬甸謀生
記者在網上看到了這則消息,內容大致如下:明年起緬甸禁止翡翠原石出口,改為成品出口,將首都內比都打造成翡翠貿易之都;對于中國來緬甸經營的商人免費給土地使用權,從事翡翠雕刻的師傅一律2年免簽,翡翠將迎來真正的緬甸制造時代。
消息不長,卻不啻“重磅炸彈”,因為緬甸是世界上惟一的優質翡翠產區,廈門乃至中國市場上所售翡翠,原料來源正是緬甸。如果原料進口被卡死,國內翡翠加工及銷售行業無疑將面臨洗牌,翡翠成品價格也將被推高。
“現在揭陽、四會、瑞麗那邊的朋友,也在打聽消息的真實性呢。”洪先生說,上述幾個地方,都是國內主要的翡翠加工及原料、成品集散地。
據了解,在目前從事翡翠雕刻加工行業的從業者中,有一大部分都來自福建莆田。如果緬甸把原料供應截斷,擺在他們前面的路主要就只剩兩條:一條是轉行,一條是到緬甸謀生。
“雖然不知道消息的真假,但貨源已經明顯偏緊了。”從事翡翠加工的莆田人康富林說,最近逛原料市場,發現原料價格都漲得很離譜,比兩個月前至少漲了20%-30%。主要原因是,今年下半年起,緬甸對翡翠礦區實行封礦,再加上緬甸翡翠公盤交易取消,使得國內的翡翠原料來源猛然縮減。
“或許,這正是緬甸要禁止翡翠原石出口的前奏。”康富林說,自己現在也有點茫然,如果明年緬甸真禁止了原料出口,那他還能干什么,因為緬甸他是不想過去的。
然而,記者一位緬甸語專業畢業的朋友章先生到緬甸政府官網查找,卻沒有發現上述消息,在中國駐緬甸大使館經濟商務參贊處網站也沒有看到上述內容。因此,這一消息的真實性,目前還只能打個問號。
商家開始囤料應對
“不管怎樣,有好東西還是先買一些囤起來再說。”廈門翡翠零售商柯先生說,雖然今年零售市場真的很不好做,但是優質翡翠資源越來越少卻是不爭的事實,即使明年緬甸不禁止翡翠原石出口,但長遠來看,為了保護本國稀缺資源,緬甸政府早晚會走上這條路。
柯先生認為,取消翡翠公盤交易,封礦禁采等這些動作,已經足以表明緬甸政府對于資源保護日益重視。
據了解,早在上世紀60年代初,緬甸政府便將所有礦產資源收歸國有,為使稀缺的翡翠玉石資源為國家創造出更多的外匯收入,緬甸政府于1964年3月開始舉辦翡翠玉石毛料公盤。只有通過公盤交易的翡翠方能出境,否則將一律視為走私。
然而,從今年3月份的公盤之后,緬甸便取消年內的其他兩次公盤交易,什么時候恢復也沒有具體通知。而沒有了翡翠公盤,緬甸對中國也就沒有了正常的翡翠原料出口。
康富林說,趁年底這段時間,他也要趕緊多囤些原料,畢竟現在消息不明朗,明年怎么樣還很難說,但手頭如果有料,明年起碼就不會心慌。
據康富林介紹,在揭陽和四會,與他持有相似想法的老鄉不在少數。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最近的翡翠原料價格,但由于前幾年翡翠價格暴漲,國內目前囤積的翡翠原料還是足以消化一定時間,所以短期內他們這些做雕刻加工的人應該不至于餓肚子。
緬甸翡翠加工,還不成氣候
雖然“明年起緬甸禁止翡翠原石出口”這一消息還無法確認真假,但業界認為,即便消息為真,以緬甸當前的政局和加工條件,其翡翠加工要形成產業仍需時日。
“簡單說吧,即便在緬甸拿回一顆戒面,到國內仍得重新修形和加工。”洪先生說,“緬甸工”在業界是粗工的代名詞,因為當前緬甸翡翠加工水平很差,設備簡單,工藝原始,規模較小,多為家庭作業,因此一旦禁止原石出口,其加工出來的翡翠作品水平可想而知。
洪先生還認為,當前不管是翡翠原料選取、設計制作、還是品鑒消費,整個鏈條都在中國,如果緬甸政府想要發展翡翠加工業,需要緬甸政局穩定,市場完善,渠道暢通,可現實是緬甸政局不穩,戰亂頻頻,因此“禁止翡翠原石出口”可能只是他們一個美好的愿望。
“緬甸那邊的翡翠加工要形成產業,至少也要三五年甚至更長吧?”康富林對于緬甸要形成翡翠加工出口基地也持懷疑態度,他說,像揭陽和四會,哪個不是用了好幾十年才發展到今天這種程度。
康富林說,已經有同行到緬甸去考察過了,發現那里的交通狀況很差,還經常停水停電,衛生也很不好,最主要的是政局不穩,所以打消了去那里開廠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