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珠寶玉石稅大幅下調。近日,記者從商務部網站獲悉,緬甸聯邦議會本月初通過2015-2016財年(2015年4月1日至2016年3月31日)稅收法,根據新稅收法,緬甸對包括翡翠在內的珠寶征收的進出口貿易稅將比此前降低50%。
緬甸是中國市場最大的翡翠進口國,該國稅率大幅下調,對國內玉石市場行情是否有影響?對此,業內人士表示,緬甸方面降稅對國內市場影響不大,有利于促進緬甸國玉石進出口,但我國對珠寶玉石有自定的關稅、消費稅等稅費,我國的相關稅卻沒有調降,高昂的關稅不僅遏制國內翡翠產業的健康繁榮發展,也使那些喜歡翡翠、愛翡翠的人們望翠興嘆。廣東玉器業人士稱,該行業已多次呼吁,希望國家調低翡翠玉石的進出口關稅,但至今未有結果,若我國對珠寶行業適當下調稅費,將有利于促進產品合理、合法地流通,幫助企業降低經營成本,繁榮市場。
緬甸珠寶玉石出口關稅下降一半
據了解,本月初,緬甸聯邦議會通過了2015年稅收法。該稅法規定,除特殊商品及免征稅商品外的所有國產及進口商品征收5%貿易稅。對16種特殊商品征收貿易稅稅率為:柚木及硬木板材25%,珠寶玉石毛料15%,珠寶玉石成品5%。
這意味著,緬甸國家購買珠寶玉石的成本將大幅降低。據介紹,稅率降低后對翡翠、紅、藍寶石、鉆石和其他高檔珠寶征收的出口關稅標準為原料15%,成品5%,而此前的稅率分別為原料30%,成品15%。同類珠寶原料的進口關稅也由原來的30%降為15%,而成品稅率則由10%降為5%。
廣東省玉器商會羅愛存會長表示,從成品上來說,這種降稅能夠降低產品的成本。對緬甸來說,有利于該國相關產品出口。“我感覺緬甸的這個政策和東盟國家間的緊密合作有一定關系。首先,長期以來翡翠玉石的進出口關稅都很高,現在無論是中方還是緬方,如果能把進出口關稅降低,對產品流通絕對有正面的幫助。第二,對經營者和企業來說,從業人員在流通環節、生產加工過程中,稅的降低更有利于產業的發展和市場的活躍。”
我國玉石稅費高 企業內呼吁下調促行業發展
緬甸是國內翡翠最大的來源國,我國商品市場上的翡翠玉石95%以上來自緬甸。該國珠寶貿易稅下降,對我國市場是否有影響?國內相關珠寶價格是否會下降,使更多人買得起優質翡翠?
對此,有部分珠寶行業人士卻不以為然。廣東佛山平洲玉器商會汪會長就指出,緬甸珠寶玉石稅率降低,但國內投資者受惠不大,我國本身對珠寶玉石收取的各類稅費高企。
據介紹,我國翡翠的進口關稅達33.9%,舉例來說,一塊以1000萬歐元拍得的翡翠原石,從緬甸進入中國,就得交3000萬人民幣左右的關稅。據初步估計,一塊毛料從剛剛被挖出,到被消費者買到手里,需繳交150%的稅,這里除了緬甸當地對原石的高額稅率外,還有國內關稅。
“目前,我國翡翠原石進口關稅綜合稅率高達33.9%,其中包括毛料稅3%、消費稅10%、增值綜合稅17%、地方稅3.9%。”有業內人士稱,云南邊境進口的緬甸翡翠原石稅率一度最高達56.84%,翡翠成品等高達120%。
“長期以來,我國珠寶玉石的進出口貿易稅都很高,高到30%多,這樣高的稅負成本,很難促進產品流通。”羅愛存告訴記者,該行業對國家調整珠寶玉石稅費已經呼吁多次,企業普遍希望調低翡翠玉石的進出口關稅,“在當前環境下,適當地做出稅負調整,扶持產業發展,是很有必要的,那將能夠促進產品合理、合法地流通,幫助企業降低經營成本,繁榮市場。”
上述人士還表示,目前國內從事珠寶行業、產業的人超過百萬,僅廣東省就有70多萬人,促進該產業健康發展,希望相關部門在稅賦上做出適當調整。
平洲珠寶玉器協會會長梁晃林曾向媒體稱,目前我國所沿用翡翠原石進口稅率為上世紀80年代政策,但現今翡翠已不再是奢侈產品,開始走進千家萬戶,故應減稅讓利于民,同時保護行業發展。“應下調緬甸翡翠原石的進口綜合關稅至原來的1/5,即6.8%。同時將緬甸翡翠原石進口綜合關稅改為在成品的零售環節嚴格監管,后置征收。”梁晃林建議,另外可以大幅提高緬甸翡翠成品和首飾進口中國大陸的稅率至總值的100%。
全國工商聯金銀珠寶商會常務理事、玉雕大師方卡東:
緬甸稅改對當前翡翠價格影響不大
專家訪談
簡介:方卡東,男,1969年生,福建莆田人,全國工商聯金銀珠寶商會常務理事,中國商業聯合會玉雕藝術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廣東省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副會長,莆田市工藝美術協會副會長,薈圣珠寶行創始人,中國傳統工藝美術大師,福建省雕刻藝術大師,廣東省玉雕高級技師。玉雕作品多次榮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金獎、銀獎,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展金獎和廣東省“玉魂獎”金獎。
南方日報:作為全球唯一的翡翠原材料出口國,緬甸今年4月正式實施對包括翡翠在內的珠寶進出口貿易稅減半。從珠寶稅改的力度來講,不及菲律賓、馬來西亞和泰國等東南亞國家,但仍然引起國內極大關注。您怎么看?
方卡東:中國是全球最重要的玉石珠寶加工基地,就翡翠、紅寶石、藍寶石、琥珀等原材料來說,國內的產業鏈一直對緬甸有很高的依賴度,此番緬甸在上游減稅,對國內行業肯定會有影響,只不過到底有多大,還需要評估。因為緬甸的原材料要輸入到國內,出口國和進口國會同時征稅。在國內的綜合稅率保持不變的情況下,翡翠等珠寶行業的成本要大幅降低不太現實。
南方日報:玉石珠寶是公認的奢侈品行業,對于是否要給這類行業減稅,國內一直有比較大的爭議。
方卡東:我認為這種“公認”是非常不客觀的。玉石珠寶是一個龐大的產業體系,產品結構和等級非常多元化。就拿天然翡翠(A貨)掛件來說,市場上流通的產品從幾百元到幾十萬元不等。在整個翡翠產業鏈當中,中低端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才是市場的基礎和底座,“高貨”的利潤空間雖然大,但在產銷規模上是遠遠不能跟中低端產業相比的,也不符合當前國內玉石珠寶類消費的市場結構特征。
南方日報:為什么業內認為緬甸減稅,對提升翡翠等珠寶產業的實際稅收反而有好處?
方卡東:當稅負過重,企圖通過走私來避稅的人就會很多。雖然國家可以通過加大對走私的打擊力度來改善行業風氣,但是,大量稅收的流失仍然是客觀現實。反之,當稅負比較輕,特別是當走私的成本高過逃稅預期收益的時候,選擇鋌而走險的人就會大幅減少,愿意主動交稅的人也越多。
南方日報:廣東是玉石珠寶的加工大省和消費大省,緬甸方面減稅50%,有沒有可能反映到市場的終端,從而直接影響到當前翡翠等珠寶價格高企的現狀?
方卡東:可能性極小。當前國內玉石珠寶行業雖然處在調整階段,但產業內部庫存的原材料是在價格最高的前段時間買進的。由于業內對翡翠的前景普遍還是比較看好,在這種情況下,若非資金鏈斷裂,珠寶商是不會隨意降價出貨的。
南方日報:行業正面臨重新洗牌,您怎么看待這個產業的未來?
方卡東:高端貨和假貨肯定不會像以前那么好做,信譽高和有品牌影響力的珠寶商將來的路會越走越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