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背景介紹:
古珀行珠寶(Aaron Shum Jewelry Ltd)是香港著名的珠寶企業品牌,在中東、歐美都享負盛名,擁有良好的市場口碑。旗艦飾品品牌冠玲瓏更是首個及唯一一個獲得「香港名牌選舉」(前名為「香港十大名牌選舉」)的飾品品牌,其開創的「六圍一」術語及設計組合被業界廣泛模仿和學習。
珠寶之家記者應邀前往香港古珀行公司新址參觀,并采訪香港古珀行珠寶總裁沈運龍博士。之前記者見過沈先生,這次采訪有機會進一步接觸沈博士,沈博士給人感覺儒雅,其見解和品牌建設經歷也讓人心生敬意。
“古珀行不是一般代工設計的工廠,我們的使命是創立珠寶產品品牌。而且在建立品牌后, 還要知道怎么去保護品牌,才能將品牌永續經營。”——沈運龍
一、古珀行珠寶(Aaron Shum Jewelry Ltd)品牌建立過程
編者注:古珀行珠寶企業無疑是香港珠寶企業品牌的一個成功典范。沈運龍先生更是香港珠寶行業的一個標志性人物,其奮斗的過程和經驗十分值得我們學習。采訪中,關于古珀行珠寶品牌的經歷,沈先生給記者娓娓道來。
沈運龍:古珀行珠寶(Aaron Shum Jewelry Ltd)是在1985年成立,那時公司的名字是Jopard Jewelry Ltd。無奈公司創業后的第一年即遇到了麻煩。公司成立初期只有幾名員工。當時我們沒有自己的產品,就買了幾件類似肖邦(Chopard)的產品到澳大利亞參加展覽。肖邦發現我們有售賣其公司的產品,就找了香港最大的律師行之一發給我們信函,要求我們停止使用Jopard這個名字,同時提供產品來源。這在當時是一個很大的新聞,引起傳媒的大幅報導。但是,古珀行的英文名稱 Jopard與Chopard事實上有很大的差距,無論發音及字母拼法都不同。所以我們也找了一所律師行,提出兩項建議:(1)愿意提供產品的來源,(2) Jopard的名字堅持不改。到了1987年,對方回復接受這兩項建議,這件事情當時以為是解決了。
但后續的幾年,即1989至1993年,我們到瑞士巴塞爾及德國慕尼黑等各地參展。Jopard這個名字依然受到肖邦的打壓,并無理指控要求索取巨額賠償,合共超過港幣500萬港元。多年的官司訴訟耗費了我們巨大的精力與對方周旋。在1993年,我唯有放棄Jopard的名稱,轉用我自己的名字,即Aaron Shum Jewelry Ltd。
編者注:古珀行的英文名稱,由于與國際大品牌有少許相似,造成了很長時間的糾紛。即使古珀行在海外得到展覽會主辦商的支持,也依然被擠壓。古珀行一路走來艱辛不斷,如今古珀行在中東取得驕人的成績,全是經過沈先生努力不懈,在永不放棄的信念下取得。
沈運龍:90年代的時候,我們在中東那邊生意很好,在沙特阿拉伯開設了名為 Lifestyle Arts & Fine Jewelry 的零售店。很不幸地,我們在當地的8家零售店,后來被擔保人侵占。之后,我在杜拜再次開店,但被當地一個很大的財團用同樣的名稱售賣相似的家居精品擺設。由于中東法律制度并不健全,要與他們競爭是很困難的事情。于是,我們被逼放棄家居精品擺設的生意,改名為Lifestyle Fine Jewelry,專注珠寶及手表業務。
古珀行轉營后,即使面對近幾年全球經濟不景氣,我們還是從十家店發展到三十多家,而古珀行品牌不僅在中東是知名的珠寶企業品牌,乃至印度、歐美等世界各地,古珀行珠寶都是一個讓人尊敬的企業品牌。
編者注:對于品牌的建立和保護,沈先生絕對具資格分享我們一些道理和經驗。從古珀行的故事,我領悟到創立品牌,最重要的其中一點是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