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地區有更大的發展潛力,過去兩年的數據顯示,二三四線城市的黃金、鉆石等珠寶的消費增長速度要高于一線城市。”日前,國內鉆寶行業龍頭企業周大福首次向媒體開放其位于順德倫教的鉆石加工廠,并向記者透露該公司將在武漢興建生產物流一體化中心,以支援未來的業務需求和增長。與周大福同樣心思的還有GUCCI、LV、普拉達等國際奢侈品牌們,它們紛紛將觸角下沉。有業內人士指出,今年受宏觀經濟大環境影響,很多國際大牌們的業績都出現下滑,這也使得“大牌”們加速向二三線市場挖潛能。
奢侈品加速進軍二三線市場
一塊外表與普通石頭差異不大的金剛石,經過切割、打磨、做模、鑲嵌等幾道工序后便成為了市場上價值上千甚至上萬的鉆石。這是記者日前在周大福參觀看到的鉆石制造過程。這樣的工廠,很快將在武漢出現。繼順德、香港之后,武漢將成為周大福公司在中國的第三個生產物流基地。
據周大福日前發布的上市后首份財報稱,該集團計劃於更多內陸的二線至四線城市拓展直營零售點網絡。
無獨有偶,其它國際大牌們也紛紛進軍二、三、四線市場。近年來,LV在中國的開店新增店面大多分布于二三線城市,如長沙、西安、青島、廈門、無錫、溫州、南寧、昆明等。另一奢侈品龍頭Gucci在中國開設的9家分店中,有8家位于石家莊、廈門、長沙等二三線城市,只有一家落戶上海。
成都、西安、烏魯木齊等地成為奢侈品企業布局的新興城市。Gucci隸屬世界第三大奢侈品集團PPR公司CEO弗朗索瓦·昂利·皮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PPR旗下的品牌在中國的二三線城市以及西部地區表現出了強有力的增長勢頭。截至2012年3月底,PPR奢侈品品牌在大中華區共有124家門店,而集團的下一步策略就是繼續向西部擴張。
戰略轉變緣于業績下滑
今年受宏觀經濟大環境影響,多個國際大牌們的業績都出現下滑。業內分析,國內奢侈品消費減少并不是消費力弱,而是消費者信心有所下降,中國仍然是全球最大和增長最強勁的奢侈品市場。市場轉風,這也使得“大牌”們加速向二三四線市場挖潛能。
記者昨天查閱多個國際大牌們的財報,發現今年一季度以來,多家奢侈品品牌在中國內地市場的表現都出現增速下滑趨勢現象。英國時裝品牌博柏利集團Burberry Group PLC)發布財報稱,截至6月份的最新一個財季,銷售增速從上年同期的67%跌至16%;同期,其在中國市場的同店銷售額增幅僅為上年同期的二分之一。
“富人不再揮霍消費,價格超過100萬港元的高檔產品的銷售額大幅下滑。”7月12日,世界最大珠寶零售商周大福發布今年首季財報顯示,截至6月份的最新一個財季,其收入增幅僅為16%;利潤率較高的珠寶鑲嵌首飾,在銷售額中的占比由3月底的27%,降至22%。此外,中國最大名表零售商亨得利控股有限公司和瑞士歷峰集團旗下鐘表和珠寶品牌卡地亞CEO福納斯也透露,中國對高端手表的需求正在放緩。
“上半年中國奢侈品銷量的增速放緩與國內經濟增速放緩有很大關系。”奢侈品研究專家周婷向媒體解釋,由于房地產市場不景氣,證券市場低迷,一部分消費者手上的現金流正在減少,以往購買奢侈品的中產階級更加關注基本生活用品的投入,而另一部分則更愿意購買一些具有投資和收藏價值的奢侈品。不過,周婷認為,從長期來看,中國奢侈品市場還將保持3—5年時間,甚至10年左右的快速發展期,之后才會進入一個平穩發展期,“中國的二三四線城市的奢侈品消費需求正在不斷被挖掘。”
一些奢侈品牌已經快速調頭,明顯轉向中國二三四線城市尋求增長。
75%富人們將生活在二三線城市
事實上,國際大牌們轉戰二至四線市場另一個原因則是,中國城市化進程加快,以及大城市以外地區的財富增長,催生大量二三線城市的奢侈品消費需求。
“一線城市競爭激烈,消費逐漸成熟和飽和,而二三四線城市消費力則呈現爆發。”據孫雄介紹,1到5月,全國社會商品零售總額是81637億元,增長14.5%,廣東8971多億元,上半年會突破1萬億。而廣東這么大的市場體量,目前主要還是集中在珠三角。
據麥肯錫的一份調查顯示,到2015年,中國75%的富人將生活在二三線城市及一些非沿海城市。中國未來5年內愿意消費奢侈品的人會從4000萬增至16000萬人,主要集中在二三線城市。和大城市高額的生活成本相比,二三線城市居民花銷更少,而在石油、電力、電信等行業工作的員工收入卻是一線城市水準,他們構成二三線奢侈品消費的主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