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會1:1《富春山居圖》藝術黃金合璧典藏版
真誠叩開故宮的大門
臺北故宮藏品開發由故宮下設的文創行銷處負責。專程前往故宮接洽的劉發枝一行,受到了對方工作人員的接待。他們獲悉,臺北故宮的藏品開發已有系列規范的程序,獲授權開發臺北故宮藏品的企業,非常廣泛,除了臺灣本土企業之外,還有來自日本、法國、意大利、馬來西亞等國的企業,但中國大陸是一片空白。
開發文化創意產品,臺北故宮有兩個原則,一是對知識產權的尊重;二是對“國立故宮博物院”的商標權的維護。據了解,這些年,臺北故宮的全部館藏品的全部影像都數字化了,建立了數字化的藏品檔案,這些檔案也就成為故宮專屬的知識產權,一旦有文化創意企業想與故宮合作,必經過故宮的審核和授權。
企業如果想獲得故宮博物館的品牌授權,需經過非常嚴格的資質審核:對公司的規模、歷史、核心產業與合作項目的關系都有要求,象中金國禮這樣的企業,要求有自己的品牌,有創作、設計、生產隊伍,還要有自己的銷售渠道和專營店鋪,公司的財務報表、組織機構代碼、營業執照、納稅資質……這一大堆的資料,需要公證后一步一步走流程。
正是這個煩瑣的流程,讓許多想與臺北故宮合作的內地企業望而卻步。但中金國禮硬是一步一步走下來了,從一開始,連找哪個部門申報和批準都不清楚,到拖著一尺多厚的申報材料到處奔波,再到一次次的溝通和審核,不厭其煩的修改、補充和完善,其間的波折坎坷,難以盡述。
“他們傻傻的”,何春環這樣評價中金國禮的劉發枝和何倩,盡管兩岸同文同種,但環境不同,有許多東西,來自大陸的劉、何不了解,但只要溝通好了,兩人就按要求去努力第一時間完成,不厭其煩,不打折扣。在何春環看來,自己不喜歡與“奸巧”的商人打交道,但“傻傻的”劉發枝與何倩,讓她感受到了做事的誠意,這種誠意,正是故宮選擇合作者最看中的特質。臺北故宮博物院周功鑫院長在簽署授權合同時說:“你們對文化藝術的堅持與執著 ,打動了我,也打動了臺北故宮博物院。”
“文化創意產業最核心的價值就是尊重知識產權”,何春環說,合作者的誠信、價值觀至關重要。只有彼此尊重,才能在合作中,維護好知識產權、保護好品牌價值,也為公眾提供品質有保障的文創產品,從而實現多贏。
臺灣特殊的社會環境,政黨競爭,多元的文化價值觀,令臺北故宮方在推動合作時慎之又慎。臺北故宮在性質上是一個行政機構,其上級機關是臺灣“行政院”,為了確保合作之事符合各層級單位的法律與規定,臺北故宮進行了一輪繁瑣的公文報道,向“行政院”、經濟部、海基會(海協會)等行政部門、上下級部門、兩岸關系部門都專門發文,說明合作的理由及目的,獲得認可,進行充分的溝通,“讓合作經得起任何人的質問,對劉總他們的付出是一種負責和保障”,何春環這樣說。慶幸的是,對于兩岸的這種文化交流合作,臺灣官方持支持的態度,各個機構接流程照準,用了近兩個月的時間,故宮得到許可,可以正式評估中金國禮的資質,以及合作項目的可行性。
何春環說,“我們一步步咬著牙走過來,是希望以此為契機,與(內地)更多的企業、產業合作。中國的經濟起來了,但我們不能只做一個物質的國家,還應該做一個中華文化的輸出國,將我們的精品文化資產變成文化名牌產品,輸出到全世界”。
獲得授權
2011年9月2日,這一天,按照計劃,臺北故宮將評審與金龍珠寶集團旗下的中金國禮的合作事項。這是既平常又特殊的一天,說平常,是因為故宮定期都會召開這樣的評審會,評審新申請的合作開發項目;說特殊,是因為這一天,將首次有一個與中國內地的企業合作項目參評。
那是一間約100平方米的大房間,里頭置一張大桌子,參加評審會的有三方:中金國禮的代表、故宮的代表、以及獨立的委員會。
在故宮的項目評審中,這個由相關專業人士組成的獨立委員會非常重要,會計師、審計師、精算師、各單位代表、精通知識產權和商標使用的法律人士……,這些人圍繞中金國禮的資質和授權開發富春山居圖的項目前景進行了詳細的訊問及資料審核。中金國禮的代表像論文答辯一樣,接受各方面專業的詢問。平常,一個合作項目的評審大約只需半小時,但那天,這個評審用了六倍于平常的時間。
當天晚上,何倩得知,初評過關了。中金國禮團隊獲悉,無不歡欣雀躍。誰知,第二天一早,事情突變,故宮方面得到通知,適逢臺灣大選,項目暫停,一切都選舉結果出來之后再議。當時,團隊里很多人都忍不住流下委屈的淚水。
劉發枝安慰團隊:這件事成與不成,得看緣份。我們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而且,即使不成,也交到了不少臺灣的朋友。這些人熱情、真誠、對祖國大陸、對中華文化充滿感情,誰說這又不是收獲呢?
從2011年9月合作因臺灣大選擱淺,到2012年春節過后重新啟動,4個月的時間,中金國禮并沒有停止行動,他們保持著與臺北故宮的熱線聯系。這期間,何春環率故宮的工作團隊及文創產品頻頻造訪祖國大陸,參加各種文創及臺灣名品展,京、津、滬、渝、廈門、成都……,他們每到一個地方,中金國禮公司都會跟到那個地方,一次又一次地學習、見證臺北故宮是如何行銷文化藝術的。
那段時間,基本上只要作品方案有了新亮點,新創意,中金國禮都會派出專人飛往臺灣,一次又一次的跟臺北故宮博物院相關負責人講解,溝通。何倩曾笑言,那段時間基本上就在臺海兩岸的上空飛來飛去,有時醒來會突然忘了身在何處。
2月23日,中金國禮終于拿到了與臺北故宮合作開發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的正式授權書。百感交集的中金國禮公司沒有時間感受情緒的波動,反而以百米沖刺的速度投入工作當中。當聽完中金國禮獲得臺北故宮授權的跌宕起伏的歷程,浙江省博物館的領導也被感動了,他們果斷做出決定,推動富春山居圖合璧,推動兩岸文化交流,授權中金國禮可以用貴金屬創作再現浙江館藏的富春山居圖《剩山圖》。3月,中金國禮正式獲得浙江省博物館的授權。如此,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和浙江省博物館全球唯一雙授權下,中金國禮成就了名作得以以藝術黃金的形式合璧的一段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