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2月6日消息:日前,一塊重25.5公斤的和田玉現身武漢,叫價5億元,喊價之高引來爭議,有人說是幕后操縱,有人說是實價。從20萬元到1000萬元,再到5億元,這顆絕世美玉能夠揭開當前和田玉“瘋狂財富神話”的謎底嗎?記者進行了追蹤調查。
一塊和田玉標價5億元 炒作還是實價?
擺在武漢金杉金幣珠寶有限公司專柜的和田玉《大愛如天歌》,長約60厘米、高約20厘米,26位仙人栩栩如生,這是國家大師袁嘉騏先生歷時3年的作品,整塊和田玉的白潤精美讓人嘆為觀止,更讓人瞠目結舌的是標價“五億元整”的價簽。
據武漢金杉金幣珠寶有限公司董事長何建國介紹,早在1985年他在和田老鄉(xiāng)家見到這塊玉就一見鐘情,但老鄉(xiāng)開價28萬元,讓每月工資只有40元的他痛舍所愛。2005年到新疆尋玉,與這塊玉不期而遇,他花了1000萬元擁為己有。玉不琢不成器,后來交給袁嘉騏大師加工。何建國說:“絕世好玉加上大師工藝,讓這塊玉在去年摘得中國工藝美術精品金獎。”
然而,除了美玉可賞,5億元的叫價也引來很大爭議,有人說這是“噱頭”,是有人幕后操作,也有人表示自古黃金有價玉無價,已經非常稀有的和田玉中的上品確實值這個價。
新疆寶玉石質檢站副站長李忠志表示,她目前接觸過上品的和田玉最高也是幾千萬元,90公斤的和田羊脂玉籽料也曾見過,但價格也沒有上億元。從市場來看,“5億元”背后明顯有炒作的可能。
持相似觀點的還有新疆寶玉石協(xié)會高級顧問易爽庭,60多歲的他與和田玉打了一輩子交道,其中堪稱極品的和田玉他見過不少,但是上億元的要價,他還沒有碰到。
易爽庭說:“目前頂級羊脂玉原料1克在6000元到8000元,國內目前最高的工藝費不超過100萬元,5億元是和田玉收藏市場有泡沫的表現。”
然而,內地一些業(yè)內人士則認為,從市場需求角度分析,《大愛如天歌》喊價5億元是實價,并不離譜。在武漢經營一家收藏品店的老板鄒曉玲分析,這兩年經濟發(fā)展很快,但民間投資渠道很少,房市不景氣、股市不敢進,普通人搞實業(yè)沒有機會也不懂專業(yè),于是越來越多的民間資金投入到收藏品、文化品和藝術品市場上。“錢多了,好東西有限,自然水漲船高,喜歡的人誰也不會覺得貴。”鄒曉玲說。
何建國表示,擺上商場,不標價不合適,圈里的朋友說值好幾億,標5億元也不算高。他表示“沒想賣,在武漢這是有價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