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一種有限的資源在新市場上以各種便宜的方式被消磨掉時,從長遠來講對整個行業是一種摧殘。”業內專業人士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指出 ]
沃爾瑪“天天平價”的低價策略深入人心,但并不只有白菜、土豆能打“平價”概念,人們印象中奢華的鉆石亦能如此。
只是鉆石的“低價”,帶來了眾多的質疑與爭議。
美國藍色尼羅河(Blue Nile,全球最大的在線鉆石銷售公司)的成功激發了國內平價鉆石銷售模式的開創,迄今為止,這種銷售模式還在被沿用和演繹。
“當一種有限的資源在新市場上以各種便宜的方式被消磨掉時,從長遠來講對整個行業是一種摧殘。”業內專業人士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指出。他認為,從長遠來看,鉆石是一種稀有產品,資源稀缺,低價無疑損傷了這種稀缺性,“明天我們的資源在哪里?有多少?我們都不清楚。”
鉆石之戰
中國鉆石市場起步雖晚,但發展迅速,尤其這兩年迎來爆發式的增長:2010年中國鉆石進出口額為20億美元,今年1~9月已達39億美元。目前中國已成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鉆石銷售市場。
而鉆石業界一次次的革命成了這一高速增長的催化劑。中國鉆石行業的第一次革命是以樹品牌和圈地為主要特征的傳統百貨店模式,為中國帶來了卡地亞(Cartier)、周大福、戴夢得等鉆石品牌。
隨后,異軍突起的鉆石電商率先踢開中間商掀起第二次變革,以更低的價格優勢打破傳統百貨的銷售模式,迅速搶走了百貨店的部分生意。2010年鉆石珠寶網絡交易同比增長超過200%。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像鉆石小鳥、九鉆等專業成規模的鉆石電商就已突破100家。
但這一切才剛剛開始,最近以全城熱戀為代表的新興鉆石自營量販式大賣場來勢洶洶:公開鉆石國際報價單,透明成本,零首付分期付款,鉆石回購……種種策略攪動了鉆石行業的一池春水。
33%的采購成本+42%的中間商利潤+25%的商場扣點=鉆石零售價,“全城熱戀”自曝。這家野心勃勃的企業在短短九個月的時間里迅速擴張到全國6家門店,銷售額達1.5億,近日更是以“買戒托送裸鉆”的噱頭拉開了鉆石行業的價格戰。
某鉆石品牌商總裁質疑:“新興模式的出現對提升行業的競爭力是有好處的,我們當然希望能為顧客創造價值,讓顧客買得起,但我們還是希望鉆石行業能夠有一個健康的成長。”
價格僅是切入手段
但日前鉆石平價鼻祖藍色尼羅河卻陷入了困境:第三季度凈利潤同比下滑33%,凈利率下滑到2.5%;年景不錯的2010年,真實凈利率也才4.1%。
這不禁引發國內鉆石市場對平價模式的再思索。鉆石業的價格能否成為爭奪市場的長久之計?盡管現在中國的鉆石網商遍地開花,但截至2010年底,鉆石網商們在整個鉆石市場所占的份額也只不過5%左右。購物體驗的局限性以及物流安全等成了制約的原因。
業內人士分析:“不管鉆石自營量販式大賣場還是網商,他們都是以價格作為切入市場的一種手段,先把自己的盤子做大。”
由于終端售價處于行業內最低水平,平價模式只有賣出更多的商品,只有足夠的銷售額,才能支撐得起這種量販式、低利潤商業模式的健康運營。
沃而鉆總經理王東海看來,新興的鉆石自營量販式賣場相比較網商而言,模式更加通俗易懂,一看就明白,在未來兩三年以內可能會有非常迅速的發展,而目前全國已有很多珠寶商在研究這樣的模式。
而新興的鉆石自營量販式大賣場普遍還處于剛切入市場的階段。全城熱戀鉆石商場董事長萬子紅認為眼下正是要跑馬圈地的賽跑過程。
行業的未來
國際業界普遍認為未來十年是中國鉆石市場的黃金時間,10~15年后中國可能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鉆石需求消費國。那么尤其在下一個黃金十年,鉆石行業的各股競爭力量將會呈現出怎樣的格局?
鉆石小鳥創始人、聯合總裁徐磊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在早期的低價風和由此帶來的一波波浪潮之后,人們必須要思考一些核心的理念,而在他看來,自己的公司面臨的最大挑戰,便是要做一個真正的品牌出來。
而這樣的品牌建設,必須基于對鉆石品質的保證和對服務的高度細化之上才能實現。
“未來整個行業要完成分化,品牌的數量要減少,質量要提高。”歐陸之星鉆石有限公司總裁姜杰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也認為:“強有力的品牌的市場份額會不斷增加,我相信未來中國的鉆石市場會慢慢轉移到這樣的格局,即30%的品牌擁有70%~80%的市場份額。”
而到底是量販式還是網商會成功,人們的觀點各不相同。
姜杰認為,網絡銷售作為新型模式不應該是價格的革命,而應是生活方式的革命。網絡銷售若能帶給顧客如品牌商、實體店一樣的榮耀、信任和消費感受,那樣的網絡銷售模式才是對的。
萬子紅則強調:“在量販式大賣場有了一定市場規模并形成品牌之后,要始終堅持自己的初衷,鉆石只有和黃金一樣形成相對固定的價格體系,整個市場才會迎來更快更好的發展。”getty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