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寶精品導購互動平臺 投稿
誤區之七:以硬度衡量玉質
和田玉硬度高,韌性強,可以劃破玻璃,有的人在賣玉器時,喜歡拿來劃一下玻璃,看到能劃動玻璃自身無損的話,就斷定為玉,這是不科學的。玻璃的硬度通常為摩氏6度,而石英質玉石、瑪瑙、紅綠寶石,以及一些人造寶石硬度都在6度以上,就算同等硬度的材料也能互相劃刻,顯然不能作為判斷標準。
經常在報紙雜志上看到有天價翡翠買賣,使得有些人就認為翡翠比白玉好。其實不然,這要看藏家的藝術眼光和個人喜好。翡翠是舶來品,明朝才傳入中國,而白玉是本地貨,歷史源遠流長,早已被國人認同。兩者都有各自的藝術特點和自身魅力,只要材料質地好,雕刻工藝精湛,都是有很大升值潛力的。
誤區之八:以重計價,忽視其他
和田玉經過4000多年的采挖,玉礦幾乎枯竭。上個世紀50年代,新疆籽料每公斤賣50元至100元,到2004年底,普通籽料價格到了7萬元左右,2006年,籽料價格猛增到30萬元以上,好的籽料更是以塊論價。而現在和田玉籽料的價格達萬元一克,真是匪夷所思。不過玉的價格不能單純以重量計算價格,還要看綜合方面的因素,比如玉色、材質、工藝、沁色等方面。一件有歷史故事或特殊意義的古玉,或工藝大師雕刻的新玉,其價格都遠大于重量所體現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