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寶精品導購互動平臺 投稿
誤區之五:帶皮的就是籽料,重皮不重玉
新疆白玉籽料主要分布在新疆和田地區古河床和兩側階地中,山料經過在河中沖刷磨蝕,失去棱角,表面變得光滑,形成籽料,多有黃、黑、紅、褐等皮色,愛好者看到這種有皮的玉就誤認為是籽料,這是錯誤的。過分看重玉皮帶來的是造假皮之歪風,用山料甚至其他不好的玉料在機器里滾成籽料外形,再燒上皮子,沒有經驗的買家很容易上當。大家在購買時要擦亮眼睛,避免把山料當籽料。
有的藏家認為不帶皮的玉不是好玉,至于需不需要留皮,什么位置留皮,這和雕刻工匠的藝術眼光有關系,作者在設計作品時,根據所雕刻的題材或皮色的位置,來選擇是不是需要去掉皮子,皮色不好的話就要去掉,只保留好的玉質,如果皮色美,就可以保留皮子加以巧妙利用,俗稱“巧雕”,俏色用得好會錦上添花,大大提高玉的價值。
誤區之六:追捧和田籽料,輕視山料
時下很多人對和田籽料甚為追捧,反而輕視山料,認為山料不潤、顏色干白,寧可要一個籽料的小墜也不要山料的大把件,這是有點極端的。和田籽料的價格限制了很多人的購買力,山料的價格這幾年迅速增長,相對少之又少的籽料來說,山料的數量還是較多的,大家不妨選擇好的山料作為投資對象,升值潛力也是很大的,但要注意有不法商人用加工過的山料冒充籽料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