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針和塞子燒過后和耳釘成鮮明對比
“足金”耳釘一燒變兩色商家回應是“行業規則”
“真金不怕火煉,可是我買的這只金耳釘怎么一燒就黑了呢?”日前,楊先生打進晚報熱線,稱他兩年多前在玉溪某知名珠寶店所購買的足金耳釘,耳針部分用火一燒就變黑了,并非純金。楊先生說,當他拿著耳釘和購物單據找到商家時,讓他想不到的是,商家居然告訴他,這不是質量問題,市場上的金耳釘都是這個情況,這樣的答復讓楊先生很氣憤。
耳釘是足金,耳針卻不是
27日,春城晚報記者見到了楊先生所說的足金耳釘,除了耳釘的前側閃著黃金特有的光澤外,固定耳釘的耳針和塞子則呈褐色。楊先生說,這是用火燒了后,耳釘發生的變化。
在楊先生拿出的一張購買耳釘時,商家給的質量保證書上,寫明足金耳釘,重量2.310ct。據了解,這一重量是包含著耳釘和耳釘塞的重量。記者注意到單據上并未對耳塞的含金量等做出明確的標注。
楊先生說,耳釘是2008年自己買給岳母的禮物,因為老人覺得小了,就打算換一個更大的。10月22日,楊先生帶著耳釘和銷售單據,準備到當時購買耳釘的珠寶店里換個更大的,可看了一圈,并沒有找到老人喜歡的款式,之后,在玉溪南北大街上的一家珠寶店里,終于找到了楊先生岳母喜歡的樣式,當楊先生準備用現有的耳釘換購時,該珠寶店表示要對楊先生的金耳釘純度做個鑒定,在征得楊先生同意后,該店用火一燒,楊先生的耳釘塞瞬間變了色,該店員工告訴楊先生,這是因為楊先生的耳釘塞不是足金的。
商家:要按市場價退錢,不行
“看到這一幕,我很生氣,我買耳釘花的是購買足金的價錢,現在居然有一部分不是足金,這是欺騙消費者。”楊先生說,他到了當時購買耳釘的珠寶店討說法,可是,該店工作人員卻告訴他,現在市場上所有耳釘的耳塞和耳釘的黃金含量都是不一樣的,若楊先生不信,可以到處了解一下,對于該店的解釋,楊先生很氣憤。
“當時買的時候,他們就沒這么說過,我們普通市民又不是專業人士,怎么會了解有這樣的內情呢?”楊先生要求商家按照現在的市場價退錢,但商家稱,退錢要扣掉各種費用,或者換其他耳環。對于商家的解決方式,楊先生表示不能接受。
走訪:多數商家都是同樣做法
該珠寶店一位姓施的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市場上銷售的黃金耳釘都使用24K金制作,但由于24K金太軟,不能扣穩,所以耳釘塞則使用純度相對較低的22K金,銷售人員都會在銷售時進行說明。對于銷售單據上沒有標明這一情況,且都以足金價格銷售時,該負責人表示,不在單據上注明,這是每家珠寶店的習慣性做法,但是只要客戶需要更換包括耳釘塞的商品時,店里同樣會以足金的價格進行更換。
對此,記者對云地礦珠寶、周六福、昆百大珠寶、寶利來等幾家珠寶店銷售黃金耳釘的情況進行了了解。在這些珠寶店,銷售人員均表示在購買耳釘時,耳塞的價錢和重量都已經算在了耳釘中,不能單獨購買耳釘。但對含金量是否有差別,銷售人員并沒有說明。
當記者對二者的含金量是否一致表示懷疑時,銷售人員才說出耳釘是千足金,耳塞的含金量略低,但其實差不多,價格每克只相差十幾元,所以,以足金價格銷售影響不大。但也有少數珠寶店的銷售人員則表示耳釘和耳釘塞都是足金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