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X日,《切切耳釘》微信小程序在北京國際珠寶交易中心全量發布。消費者可以通過手機里的微信小程序,隨時隨地設計自己的耳釘,即使是躺在床上也能輕易操作。據了解,《切切耳釘》是我國首個“零門檻、全用戶、可社交”型的互聯網首飾定制應用。
記者看到,只要是微信用戶,無論誰都可以使用《切切耳釘》小程序。消費者打開小程序后,通過“一筆畫”的形式,自由繪制耳釘定制圖形,甚至兒童也可以隨意涂畫。消費者繪制的線條,像切蛋糕一樣,分割開一塊幾何圖形,從而形成了兩個獨特形狀的耳釘。消費者此時可以通過小程序“試戴”,并由系統估算價格,最終決定是否付款制作自己的“切割作品”。這種自由定制、趣味定制的方式,深受年輕消費者的喜愛。
值得一提的是,《切切耳釘》還可以邀請朋友一起參與耳釘設計,一鍵邀請完朋友后,朋友切割設計的作品會出現在消費者的手機中。設計首飾變成了朋友間進行審美社交、趣味社交的一種新形式。
據小程序的設計者王承硯介紹,4年前他創辦Projeweler品牌,就是想采用互聯網的方式,顛覆傳統首飾的設計與生產過程,但創新的過程卻不是一帆風順。他坦言:“珠寶首飾行業天生自帶知識與經驗的壁壘,自古以來就‘不足為外人道也’,且特別依賴產業鏈各環節的精細配合,因此不能簡單地‘互聯網+’。”
根據商務部在疫情前發布的最后一份消費品調查報告顯示,多數消費者在購買珠寶首飾時,考慮最多的因素就是“設計”,占比83.6%,“品牌”、“材質”是消費者其次考慮的因素,占比為68.8%和 58.7%。
值得注意的是,與往年相比,在意“設計”因素的消費者數量,一直維持在8成以上,而在意“品牌”人數降低了2.9%。事實也是如此,無論是國際奢侈品牌,還是國內黃金珠寶品牌,基本都遵循設計傳統,在設計款式上下功夫,但很少考慮款式創新之外的創新環節;而中小企業往往沒有全產業鏈的技術儲備和足夠的資金支持,雖然有創新動力,但卻很難付諸實施。
盡管如此,智能珠寶、大數據珠寶等創業方向,在珠寶創新領域都曾經火熱一時,如今卻蹤跡難尋。記者調查發現,與其他創新方向不同,“首飾定制”卻一直是珠寶首飾行業的“低調的高頻詞”,幾乎人人都熟悉這個詞,但卻不知定制包含什么服務,甚至不知道去哪里可以定制。這也間接印證了商務部的調查中消費者最在意“設計”的數據,定制權往往就意味著消費者可以左右產品的設計。
事實上,“首飾定制”也的確是諸多企業試圖創新的戰場。但由于與消費者溝通成本高、設計與制作能力不匹配、軟件研發能力弱等原因,相關企業一直很難貫通整條產業鏈,使得“珠寶首飾”這個品類能夠跟上互聯網企業的創新洪流,也很難形成規模產業并降低成本。
目前我國首飾定制領域內的創新,多數采用“立體模型圖庫”展示的方式,即小企業放棄現貨制作,直接采購海量的珠寶首飾圖庫,供消費者挑選、進而縮短設計制圖的時間,節省了運營成本;也有部分企業采用積木式拼搭的方法,讓消費者選擇首飾的零件立體模型,組合后再購買制作。但事實證明,這兩種定制形式,由于硬件限制以及缺少趣味等原因,很難撬動普通消費者的消費欲望。
“我們不考慮圖庫類、現貨類的創新模式,主要因為輕資產更適合初創企業——數據輕,產品庫存也輕。如果單純從設計樂趣出發,把部分設計權還給消費者的話,可以吸引年輕用戶,這種創新值得試一試。”王承硯告訴記者。
除此之外,還有些企業采用“輕定制”的服務升級路徑,比如使用激光刻字或者包裝印制的方式,提升服務品質、增加產品附加值。但嚴格意義說來,“輕定制”并不是定制,也無法對珠寶首飾行業本身造成足夠的影響。
從更寬泛的制造業角度而言,阿里巴巴集團在2020年9月公開的“犀牛智造”工廠或許為制造業指出了一條清晰可行的發展路徑,即用科技和專利武裝服裝工廠,同時解決商業售賣端的定制需求,可以響應“非傳統量產概念”的小額訂單。《切切耳釘》比“犀牛智造”更大膽一些,解決了消費者端的定制需求和“極少量訂單”,盡管目前看來產品還是略顯單薄,但可以作為市場的試金石是毫無疑問的。從理論上來說,這種方式如果能撬動定制領域的長尾,將能快速帶動生產端的創新,從軟件到硬件都有可能會出現新的二次創新熱點,比如珠寶制造設備的進一步升級等,進一步鞏固我國已經是世界的珠寶首飾工廠這一現實。
Projeweler團隊表示,除了設計耳釘之外,放權給消費者“設計”其他首飾產品,比如胸針、戒指、手鐲、吊墜等,后續開發均已在準備當中。王承硯認為,受制于平臺和行業限制,切切耳釘已經“盡量”交出設計權,但還是處在相對比較初級的讓渡階段。事實上,現代商業中,多數“讓渡設計權”的行為會變成“讓渡選擇權”,從這個角度來說,《切切耳釘》的確是極少數能從一個被人忽視的角度,讓消費者有了創作的自由。因此,2021年可以說是普通消費者通過互聯網應用工具,來自己設計首飾的元年。
另據記者了解,像Projeweler這樣的品牌,是北京國際珠寶交易中心重點扶植的創新創業項目。北京國際珠寶交易中心作為業界知名的珠寶品牌孵化器,就是幫助踏上創業之路的年輕人打消顧慮,用旗下小營珠寶城內部實體的商業生態資源,盡可能多地支持珠寶首飾產業新生代創新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