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副牌混淆,"奢侈品沙漠"廣州一夜變身
自從今年4、5月份,古琦(Gucci)、愛馬仕(Hermes)在廣州麗柏廣場新店開幕,廣州商業(yè)界的競爭就進入一個"名店比拼"的新紀元:太古匯新近開業(yè)的路易威登(LV)旗艦店面積多達1800平方米,同時還引入香奈兒(Chanel)、迪奧(Dior)、繆繆(MiuMiu)、蒂芙尼(Tiffany&co)、歐米茄(Omega)、普拉達(Prada) 等十來個國際一線品牌;正佳廣場招徠零售巨頭Inditex集團旗下四個品牌Bershka、Stradivarius、Pull& Bear和O YSHO;珠江新城太陽城則一次性簽約引進近20家西班牙時尚品牌,包括ElisaPalom ino、DUYOS、AgathaRuizD eLaPrada等。
洋大牌漸成商場物業(yè)的"標配",讓商業(yè)地產(chǎn)運營商"欲罷不能";而一個國際大牌的招商費動輒數(shù)千萬,則讓他們"欲退不得",把正副品牌混淆,似乎是勢所必然或理所當然。
正、副牌天差地別
眼下,廣州商業(yè)市場的招商是翻云覆雨的精彩和重重疑云的黑幕相伴。
"太古地產(chǎn)因成功運作香港太古廣場而名噪天下,其在廣州的項目'太古匯'借此進行捆綁招商―――LV們倘若不跟隨其開發(fā)步伐,進駐太古匯,那么,請LV們也從香港太古廣場撤走。"中國商業(yè)地產(chǎn)十大操盤手之一、雅卡商業(yè)運營機構(gòu)董事長鄧國堅告訴南都記者,L V們篤信新開場子不管人員、貨品還是環(huán)境展現(xiàn),大多有不完美的一面,至少需要3個月的調(diào)整期才會考慮進場。太古匯在試營業(yè)2個月后就開出LV旗艦店,并招徠一批國際一線品牌,大可看作"太古地產(chǎn)與名牌商博弈成功"的戰(zhàn)果。
雖然如此,太古匯此前牽手Gucci、愛馬仕幾近成功,卻冷不丁被廣州麗柏廣場狙擊,后者搶先在今年4、5月份開出Gucci、愛馬仕新店,"我們還引進了DKNY",麗柏廣場的相關(guān)負責人透露。而在競爭對手的凌厲攻勢下,太古匯所標榜的"頂級奢侈品"軍團也摻雜了MiuMiu、Coach等一線國際品牌"偽軍"。
當然,把正副品牌、國際一二線品牌混淆,非太古匯獨有問題。DKNY是Donna Karan的副牌;珠江新城太陽城把Agatha Ruiz De La Prada作為西班牙品牌軍團引進樣本;5號停機坪此前考慮引駐奢侈品綜合店Casa Milano,包括Armani、D&G等,而Armani的正牌是佐治·阿瑪尼(Giorgio Armani),D & G是Dolce&Gabbana的副牌。
"正牌的佐治·阿瑪尼好幾萬一套,副牌的Armani三四千塊一件,上海還可以打半價,其區(qū)別就像魚翅大餐與魚翅撈飯。"昭邑零售咨詢師劉暉告訴南都記者,頂級奢侈品牌引進成本太高,奢侈品牌組合太難招全,怎么辦?用"副牌"頂替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