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同樣的原材料,經過不同珠寶設計師的加工,往往有了不同的風貌。
正如珠寶設計師Ommatorres所說,不同背景設計師在珠寶設計當中能為珠寶賦予全新的生命。
浪漫奇思法蘭西
法國真是世界上最愛打扮自己的國家了,他們對浪漫的熱衷簡直無可救藥。在整個歐洲,巴黎都算得上是最美麗的城市,還有無數時髦男女點綴其中。
有人說,巴黎之所以美麗,氣質如此嫵媚是因為它更像一座女性化的城市。但在歷史上的巴黎,這里可是經歷了三次大革命的城市,每隔幾天革命的號聲就會在巴黎的上空吹響。男人的浪漫革命思想,一點也不亞于女人。
很多珠寶品牌做活動,都很發愁請什么樣的明星做嘉賓,那些在地毯上走秀的熟臉可不能在珠寶活動上出現,珠寶太女性化,太有獨立的風格,明星選不對,連珠寶的氣質都要打折。很少見法國品牌發愁這個,運作得極為成功的商業品牌譬如卡地亞已經無需靠明星撐腰,但更具作坊式的手工傳統品牌,CHAUMET或者Boucheron即使在中國舉行路演,也要千里迢迢地請蘇菲-瑪索或者奧黛麗-塔圖過來。在他們眼里,只有法國女人才能最好地詮釋這些珠寶。很多時候,法國女人身上可沒有中產階級的味道,法國人能自信地說自己是最有文化和最美麗的那一個。
貴族范兒,是絕大部分法國珠寶品牌的追求。為了滿足貴族們挑剔的口味,珠寶商們把一切能運用的元素都堆砌在了珠寶上。植物、動物、天文、人物,這些通通都能被復刻在項鏈、手鐲、手表上。如果你以為這是為了應對今天物質社會的商業策略的話,他們會用驕傲的法語告訴你,“我們從拿破侖時代開始,就已經這么干了。我們在巴黎和平街的高級珠寶工作室,有幾個世紀了,你有興趣,歡迎你預約來參觀。”
所以,當你現在看到卡地亞在它的高級腕表上用鉆石鑲嵌出鱷魚,或者是以蛇形圖案為基本元素的寶詩龍,再或者是以“環游世界”為主題的梵克雅寶,你一點也沒必要驚訝,對于法國女人來說,珠寶就像生命,是許多浪漫故事的開頭。在馬歇爾-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里,他寫到如何用珠寶去討取姑娘的歡心,“今天如果她表現好,我會送她一件禮物。這禮物是她看上的一條項鏈,價格對我來說有些貴,要3萬法郎。不過她的生活本來也沒有多少歡欣可言,她告訴過我,有一個人可能會把這條項鏈送給她,為了以防萬一,我還是和那個家族珠寶商達成了協議,讓他們為我保持到了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