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佩戴者來說,機械手表的能量顯示功能是一種最人性化的附加功能。就好像汽車的油量顯示功能一樣,能量顯示能夠隨時提醒人們所佩戴的手表內部所儲存的機械能量位于什么狀態,是否需要通過上弦等方式補充能量。
當然,這個時候我們還需要把機械表分成兩類來說明這個問題:一類是手動上弦表,所謂的手動上弦顧名思義,就能量顯示功能機械手表的是完全倚靠人的外力旋轉表冠,為原動系統補充能量。手動上弦機械表的弊端在于:沒有輔助上弦機構,如果你忘了及時上弦,那么當你想了解時間的時候,很有可能看到的只是錯誤信息。即便你所佩戴的機械表擁有長動力配置,甚至是像朗格那樣的動力儲存長達31 天的手表款式,也有能量耗盡的時候。
另一類是自動上弦手表,這種帶有自動上弦功能的機械表,其工作原理就是采用了能量守恒定律,通過裝載在機芯背面或者是正面的擺陀,在重力以及人手不同方位變換的動作下,將擺陀擺動產生的勢能通過一整套自動傳動系統轉換為機械表機芯內部的動能,并補充給原動系。
自動上弦結構可以分成全自動與半自動兩種,兩種自動上弦機構的最重要區別在于手表擺陀在向順時針與逆時針兩個方向轉動的時候,是否都可以起到上弦的作用。如果兩個方向都可以的話那就是全自動機械表,如果只是一個方向可以那就是半自動機械表。
自動上弦手表一般都會同時擁有手動上弦與自動上弦這兩套上弦系統,佩帶者可以先通過手動上弦去驅動機芯,尤其是啟動擺輪游絲系統,使機芯得以運轉起來。隨后再通過擺陀一定的運動量,就可以在很短的時間為機芯的原動系上緊發條。有一點在這里需要特別注意:也許是人們的誤區,你雖然戴的是自動機械表,但不管是全自動的還是半自動的,如果你的手腕擺動幅度并不明顯,而手動上弦也不夠充分的話,那么根據能量守恒定律,手表便很難儲存足夠運行的動力,甚至不用多久手表就已經罷工了。這樣情況是任何人都不想遇到的,因為時間意味著機遇,一旦出現了偏差就很難再挽回。能量顯示功能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
這項功能的顯示方式不像其他的手表功能,比如24 小時顯示、日歷顯示一樣,有那么多種顯示方式;也不像大日歷結構那樣有層出不窮的結構作為技術支撐。從表盤上來看,這項功能采用了與飛返功能有些類似的的扇形顯示區域,如果去根據它的扇形角度來進行分類的話,它可以被分為鈍角類,周角類兩種。不同的角度其實都是根據機芯整體布局來進行確定的:角度的不同,根據能量顯示輪系的傳動比也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