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玉雕
經(jīng)過玉雕藝人和科技工作者挖掘、整理傳統(tǒng)技藝,吸取外地經(jīng)驗,南陽玉雕的工藝不斷改進 ,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獨特藝術風格,以技巧的靈活及色澤顯貴著稱于世。南陽拓寶玉器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jīng)理、高級工藝美術師吳元全介紹說,由于獨玉色彩豐富,濃淡兼?zhèn)洌粔K石料上面往往各色雜陳。
這就要求雕刻者要全盤考慮,既要有精彩的布局構思,又要巧用各種顏色,使得整個作品妙趣天成,讓欣賞者禁不住拍案叫絕。南陽玉雕制作的《臥龍出山》 ,利用獨玉色彩豐富、鮮素一體的特點,嚴謹布局,巧用俏色,雕刻精細,氣勢雄偉,它重3.8噸,長2.5米,高1.6米,是我國目前最大的巨型玉雕,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瑰寶。
用精選的獨山玉制作的五環(huán)爐、花薰,吸收了古代青銅器和其它工藝品的特色,創(chuàng)造了多層轉(zhuǎn)球花薰黃,造型古樸端莊,技藝巧奪天工,在法國舉辦的國際工藝品展覽會上,贏得了廣泛的好評。南陽人在玉雕加工上,選用原料非常豐富,除獨玉外還有來自遼寧岫玉、緬甸翠玉、阿富汗白玉、加拿大碧玉、俄羅斯白玉以及珊瑚、瑪瑙、芙蓉石、水晶石、紫晶石、紅藍寶石等150多個玉種。
的確,歷經(jīng)千年興盛而不衰的玉雕產(chǎn)業(yè),形成了濃郁的、博大精深的南陽玉文化,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代代相傳、層出不窮、技藝高超的南陽玉雕藝人。南陽的玉雕藝術大師們在繼承傳統(tǒng)工藝的同時,不斷引進、吸收、創(chuàng)新藝術設計雕刻手法。正是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得天獨厚的美玉資源相結合,才使得南陽玉雕這一藝術瑰寶得以代代相傳,發(fā)揚光大,驚世之作也不斷問世。
南陽玉雕藝術大師們設計雕刻的“臥龍出山”、“九龍轉(zhuǎn)動花薰”、“鹿鶴同春”、“萬里長城”、“九龍晷”等40余件精品先后獲得國家級、省級獎項,多件產(chǎn)品被作為稀世珍寶由故宮博物院、美術館和收藏家收藏。《九龍晷》禮品長199cm、寬110cm、高80cm、重500kg,該禮品設計風格新穎獨特,巧妙構思,匠心獨運,把南陽獨山玉特有的各種色彩巧妙利用,采用浮雕、透雕、鏤空、線刻等多種雕刻手法,使這件產(chǎn)品線條流暢,形神具備,氣勢雄偉。九條盤龍環(huán)繞日晷,表明九州華夏兒女緊密團結,和睦相處,同時表達了九九歸一之意。整幅作品寓意民族團結、國家昌盛、祖國統(tǒng)一,表達了河南九千萬人民喜迎澳門回歸之深情。
被譽為“國之瑰寶”、重3500公斤的玉器“瀆山大玉海”,是元代忽必烈犒賞三軍時盛酒的器物,是中國歷史上出現(xiàn)最早最大的巨型玉雕,為中國劃時代的藝術珍品,也是世界寶玉石發(fā)展史上罕見的杰作。但問世700多年來,其玉料一直眾說紛紜,未能認定。最近,由文化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促進會、亞洲珠寶聯(lián)合會等單位主辦的中華寶玉石文化高層論壇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在論壇上,經(jīng)過20余名國內(nèi)知名玉器考古、收藏專家仔細觀察、研究,并與南陽的獨山玉礦樣品反復對比、鑒定,認定制作于元代、現(xiàn)陳列于北京北海公園團城的“瀆山大玉海”玉料為南陽獨山玉。至此,一樁“千古懸案”一錘定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