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華美,立志續寫經典
故事的開始,源于阮熙紫女士私人珠寶收藏者的時候,那是在2005年的一次國外私密高級會員活動,阮熙紫不經意的翻動一本會員期刊,相遇了在她認為這一生中最美麗的珠寶,那是關于一次國際拍賣會中,三件中國皇家珠寶珍品圖片的介紹。那些中國宮廷珠寶首飾,花絲鑲嵌的精細,攢結工藝的巧妙、點翠工藝的美艷、每一件都精美絕倫、驚為天物!。
由于用料價值高昂和制作工藝繁雜費時,幾百年來一直是皇家珠寶的御用技藝,明清時期都有專門生產花絲鑲嵌的部門。清政府消亡后,花絲鑲嵌隨著皇權的滅亡而一起沒落了。而花絲鑲嵌等工藝,到如今已經瀕臨失傳,幾乎無源可尋……了解到這些嚴峻的局面,本意只是私人收藏的阮熙紫心中劇痛,除了感嘆這些高精尖的國學技能如果失傳真的太可惜了!更是不服氣擁有這么多精湛技藝的中國,在珠寶領域沒有一個品牌能屹立在世界高級珠寶之列”!從來就習慣于與其是“坐而思”,不如是“立而行”的熙紫,因為長期對珠寶收藏熱愛、以及對真傳消殆的遺憾,讓她萌生出強烈的使命感:要將中國經典的珠寶手工工藝傳承下去!
在創立初始,阮熙紫的選擇,遭到了好友的質疑與擔心,在國人廣“中劣西優”的思維意識下,一個立足于傳統文化的珠寶品牌如何得以立足?學中文出身的阮熙紫,本著其不可動搖的民族文化自信,與異于常人的思維方式,將她的強烈使命感堅定的付諸了行動。因為她堅信,中國文化是世界文化組成的重要部分,在經濟逐漸復蘇的大環境中,主流文化終將回歸,于是,在深度剖析了中國文化的深刻內涵與深遠意境之后,她毅然決然的反其道而行,創下了今天受世界矚目的熙·珠寶。
以驕傲的姿態,呈現東方藝術魅力
熙·珠寶 翩翩起舞 胸針
中國作為上下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東方古國,有非常多的文化、藝術成果,遠遠領先于國外,但因為缺少與時俱進的設計,積極的市場化運作,在高端藝術領域國際地位的空白,是令人非常遺憾的事實。而正是這一點給了阮熙紫靈感與契機:中國需要一個真正在工藝品質上傳承經典又在設計創作上具有國際現代視野的頂級珠寶。
阮熙紫認為,在體現中國元素的品牌運用中,有三個不可忽視的必要元素,那就是材質、工藝與設計。說到材質的運用,阮熙紫為我們介紹了一個別樣豐富的寶石庫,既有中國自古以來就廣受喜愛的玉石、翡翠、碧璽、珍珠等傳統寶石,還特別精選了一些獨具國際時尚韻味的歐泊、祖母綠、橄欖石等,根據寶石不同的屬性和特質,進行中國化的演繹……為了將每款寶石的奇特魅力最大化綻放,熙·珠寶潛心研制出各種獨特中國韻味的切工手法,除了傳統寶石的蛋面切工,以刻底素面、腰鼓形、方圓性、瓜楞形、蘇格蘭屋頂性等花式切工,豐富的呈現寶石的東方華美氣質。
熙·珠寶,作為東方唯一的藝術珠寶品牌,堅持傳承東方珠寶文化,弘揚民族工藝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在行業中率先打破了中國傳統手工藝在表現形式與設計風格上的受制,在花絲鑲嵌的基礎上,結合并挖掘了鏨刻、攢焊、點翠、點藍、編結、花鍍等多種傳統手工工藝,為中國搶救非物質文化遺產工程做出了巨大貢獻,在傳承中國傳統珠寶手工藝技的同時,更巧妙結合了當代珠寶的微鑲、邊鑲、無邊鑲等現代工藝,締造一種全新的中西合璧的表現形式。
談到設計,阮熙紫說,“中國文化精髓的表現,重在意境而非實態。”這需要對中國文化的深度理解與認識,繼而重新挖掘與靈動演繹。在中國元素的選擇上,阮熙紫堅決不采取“拿來主義”,而是通過每一顆寶石獨特的色彩、形態來獲取設計靈感。一款名為“云端華彩”的三彩翡翠設計,便以意境之神妙,在熙·珠寶新一期的作品中脫穎而出,“當我們看到這塊翡翠的時候,我們仿佛看到霞光漫天、云彩飄浮的唯美意境,而正是這種意境感動了我們,所以在設計中我們遵從了寶石本身的靈性,在鑲嵌工藝和表現形式上,與這塊寶石合二為一,締造的正是這種云端華彩的感覺。”阮熙紫說道:“熙·珠寶,要用最完美的材質、最精湛的工藝,成就最靈性的設計,打造最具收藏價值的東方藝術珠寶。”筆者近距離的欣賞這件絕世佳作時,不由得想到了西方設計中推崇的“抽象表現形式”,與眼前的這一獨具中國古典唯美意境的作品,確有異曲同工之妙,也許正是熙·珠寶這種突破傳統珠寶寫實手法的后現代主意表現形式,全新演繹的這一充滿東方主義的新生命力,才令一款款極具東方神韻的珠寶深受全球各國上流階層的喜愛與感動。
這也正印證了法國時裝工會主席戈巴克在熙·珠寶登錄法國時裝周的珠寶秀上那句由衷的評價:熙·珠寶品牌,以驕傲的姿態,向世人展現著東方珠寶藝術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