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伐利亞王后的微型雕像鉆石手鏈
巴伐利亞王后的微型雕像鉆石手鏈
拍賣時間:2009年5月12日
地點:日內瓦蘇富比
起拍估價:10萬至13萬瑞士法郎
巴伐利亞王后特雷莎
這對精美而頗富藝術氣息的手鏈本屬于巴伐利亞王國王后特雷莎。她是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一世的妻子。為了紀念兩人的情誼,國王特意讓當時的宮廷珠寶匠Caspar Rielander親手打造,還標新立異地讓珠寶匠在手鏈上獨特地鑲嵌了夫婦倆的微型雕像。
當年年輕的路德維希一世還是王儲的時候就深愛著薩克森・希爾德伯格豪森公主特雷莎,他們在1810年10月12日在慕尼黑舉辦了隆重的婚禮。1825年,路德維希的父親馬克西米利安一世去世,他繼承了巴伐利亞王國的王位。
路德維希一世是一位古典藝術的愛好者。在他的王儲時代, 就開始收購藝術品,尤其是古希臘、古羅馬的藝術珍寶,他樂于交友,與當時許多藝術大家保持密切的聯系。婚后不久,在王后的支持下,他倡議興建了Glyptothek博物館,用于展覽他收藏的古希臘、古羅馬的雕塑。登基后他幾乎將整個慕尼黑改建成一個藝術化的美城:他將當時著名的藝術家和建筑家如Leo von Klenze、Peter von Cornelius等招賢旗下,并將路德維希大道和慕尼黑王宮修葺一新,1853年他還興建了新的美術館Neue Pinakothek,并于1826年將巴伐利亞國立大學從蘭茨胡特遷址到慕尼黑。我們今天看到的慕尼黑的許多建筑都是路德維希一世時代的產物。而這兩條別致的情侶手鏈也能反映出路德維希一世夫婦不凡的藝術品位。
一度路德維希一世與王后舉案齊眉,相敬如賓,特雷莎為皇室育有四子五女,但最終路德維希一世與情婦羅拉・蒙特斯的緋聞,攪得后宮一片混亂,還引發了人民的起義和反抗,最終路德維希一世在1848年革命中被迫退位,讓位給長子馬克西米利安二世。
似乎一切都已灰飛煙滅,但這兩條見證當年兩人愛情的精美手鏈依然存在,國王和王后的雕像依然清晰可辨,跨越世紀的珠寶安靜地包容著過往的故事,等待著后人將它們傳頌。
奧爾加公主的海藍寶石鉆石皇冠、項鏈
奧爾加公主的海藍寶石鉆石皇冠、項鏈
拍賣時間:2009年5月12日
地點:日內瓦蘇富比
皇冠起拍估價:12萬到17萬瑞士法郎
項鏈起拍估價12萬到17萬瑞士法郎
這頂海藍寶石與鉆石鑲嵌的皇冠和這條項鏈是卡地亞在1912年設計出品的作品,是佩里公主奧爾加的收藏品,而她的生活就像她收集的珠寶一樣備受世人關注。
奧爾加本是俄國御醫的女兒,1884年她嫁給了禁衛軍軍官Erich von Gerhard Pistohlkors。但婚后,她還同禁衛軍的首領Paul Alexandrovich公爵保持著曖昧關系。公爵是沙皇的叔叔,他的妻子本是希臘公主,年紀輕輕就去世了,作為Erich von Pistohlkors的老朋友,公爵經常造訪Erich家,他們經常去波羅的海岸邊宿營并在那里愉快地狩獵。其實公爵早就對奧爾加深藏愛戀,但為了掩人耳目,公爵每次都會帶上沙皇的姐姐。盡管公爵行事非常小心,但風言風語依然惹得圣彼得堡的后宮很是不滿。遷怒于此,沙皇皇后也十分不喜歡奧爾加,她勸說沙皇一定要阻止這個離過婚的女子嫁給公爵,沙皇言聽計從,并且他還強行解除了公爵的一切軍方職責并查抄了他的財產。奧爾加和公爵被流放到了法國,但最終他們還是義無反顧地走到了一起。直至9年后,沙皇才終于寬恕了公爵,公爵夫婦終能重返俄國家鄉,為了表示補償,沙皇恢復了公爵夫人佩里王妃的稱謂。
值得一提的是,公爵夫婦雖然被流放法國,但他們在巴黎居住期間,仍然過著皇親國戚的奢華生活,他們是卡地亞的常客,更會經常參加名門貴族舉辦的舞會或派對。這頂海藍寶石與鉆石鑲嵌的皇冠和配套的項鏈就是公爵在這個時期為他的愛人奧爾加訂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