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塊黃龍玉籽料是昆明石博會最重的一塊。賣主報價9000多萬。
繼翡翠、和田玉之后,一種名不見經傳的石頭——黃龍玉橫空出世。近日網上瘋傳:云南龍陵縣一車夫因爆炒黃龍玉成了千萬富翁,從300元起家到現在身家千萬元。雖然黃龍玉的身價仍然比不過翡翠、和田玉,但是它一夜暴富的神話無疑刺激了很多人的神經。
雖然爆炒之下,肯定會有人頭腦發熱,但圈內人指出,黃龍玉并非玉,而且它的爆炒“可能比普洱茶更短命”。目前杭州的收藏品市場上也有黃龍玉在售,如果有投資者要押寶黃龍玉千萬要謹慎,一旦崩盤很可能血本無歸。今年以來,翡翠漲價50%已算厲害,與其投機已在高位的黃龍玉,不如囤積一些翡翠,坊間傳聞,就在10多天前,緬甸公盤之后,不少投機資本涌入,一個浙江商人就買下了1億元的翡翠,等待下半年翡翠市場的瘋漲。
一萬倍太夸張,幾千倍肯定有
如果不是因為黃龍玉,云南龍陵縣這個國家級貧困區恐怕永遠不會出名。上周三,在昆明石博會上,一塊黃龍玉籽料標出了令人咋舌的高價——9000多萬元,而這塊黃龍玉籽料也牽出了更多的暴富故事。短短幾年間,當地出產的黃龍玉從幾毛錢一斤飛漲到了幾萬元,幾乎每三個月黃龍玉都會迎來一次瘋漲,不少以幾萬元出售的賣家又花幾十萬元再把它們買回,成為中國玉石界的一個漲價奇跡。
“網上說上漲一萬倍,沒那么夸張,但幾千倍肯定有。”一位玉石批發商透露,外行人可能還覺得黃龍玉有價值,內行人對這個東西大多持懷疑態度,杭州珠寶商場里也沒有出售這類黃龍玉,大多是一些收藏品市場或者街邊小店在賣。“圈子里也有人在炒這個東西,但大多是投機的,沒有人會長期持有并收藏它。拿出一筆資金去當地買籽料炒作,兩三年前到現在,增幅確實有幾千倍。”
業內人士預言:可能比“普洱茶”更短命
黃龍玉究竟是不是玉?這也是六年來炒家一直爭論不休的問題。云南的寶玉石鑒定機構將黃龍玉鑒定為玉髓,又稱石髓,其實是一種石英,被人們當作寶石,主要用作工藝美術品的材料。雖然云南龍陵縣當地人也大多知道這點,但仍然按照翡翠的標準來衡量它,看好黃龍玉的收藏者也都樂于將它與翡翠相提并論。
“我們一般認為,黃龍玉介于玉和石頭之間,有天生的硬傷。”業內人士分析,黃龍玉本身的價值就不大,收藏價值更是遠遠不如和田玉和翡翠,中國人喜歡和田玉,它有7000多年的玉石歷史,翡翠略短一些,也有300多年,但黃龍玉卻只有6年時間,所謂“黃龍玉”也不過是當地人起的一個名字,并無深刻的歷史文化底蘊,有炒作的賣點卻無收藏的實際價值。
“普洱茶被炒作,它起碼還有廣大的消費者,黃龍玉原本就應該作為工藝品出售,它不能作為珠寶來賣,沒有廣泛的消費市場,所以很可能比‘普洱茶’更短命。”業內人士指出,如果誰想在現在介入黃龍玉的炒作,一旦崩盤可能血本無歸。
一個浙江商人囤了一億元翡翠
相比于黃龍玉被爆炒幾千倍,擁有成熟市場的翡翠顯然“穩重”得多,業內人士指出,今年翡翠漲價50%已經算很厲害了。
“說實話,今年市面上的頂級翡翠少了許多。”一家珠寶商場負責人說,前兩年還能經常看到價格公道又屬老坑冰種的翡翠,但這兩年此類貨品越來越稀少,不少翡翠供應商如果拿到一批好貨,提前通知自己的VIP客人時就會被搶光,到柜臺上的好貨就更加少了。
10多天前,緬甸翡翠公盤剛剛結束,參加拍賣的一位業內人士透露了自己的隱憂:“今年的石頭比去年差,去年拍了40億元,今年卻拍出了80億元,漲得有點瘋。”去年翡翠原石漲了20%,而今年才半年時間就已經漲了30%-50%,而且從春季公盤的情況看,這樣的漲勢一時還剎不住車。據說,這次參加公盤的有很多生面孔,坊間傳聞不少是房地產背景的投機客,有個浙江人一口氣就拍下了一億元的翡翠,據說就是為了囤貨,想等瘋漲之后再脫手。
翡翠原材料漲了30%-50%,會否影響目前市場上的翡翠價格?業內人士估計,短時間內零售價還不會波動,但下半年翡翠零售市場的價格肯定也會水漲船高,漲30%已經算保守估計了,而且因為翡翠不同于鉆石,沒有4A標準可以逐條比較,每件翡翠的價格都不同,所以很難比較單價,但普通售價都會上浮三到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