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名表斯沃琪(Swatch)的創始人、斯沃琪國際集團董事會主席尼古拉斯·G·海耶克(Nicolas G.Hayek)
據法新社、英國《每日電訊報》消息,當地時間28日,瑞士名表斯沃琪(Swatch)的創始人、斯沃琪國際集團董事會主席尼古拉斯·G·海耶克(Nicolas G.Hayek)心臟病突發在其位于伯爾尼的辦公室中去世,終年82歲。
斯沃琪國際集團隨后在一份官方聲明中表示:“尼古拉斯·G·海耶克最令人銘記的是他拯救瑞士鐘表行業以及對整個集團做出的突出貢獻。海耶克非同尋常的眼光使他意識到,要想使鐘表企業持續不敗,最關鍵的就是無與倫比的質量。”
上世紀80年代,海耶克通過與日本企業競爭、一系列整合,使斯沃琪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鐘表制造商,占據了世界約25%的市場份額。目前斯沃琪旗下擁有歐米茄、寶璣、寶珀、浪琴等多個知名品牌。
海耶克于1928年出生于黎巴嫩貝魯特。7歲時隨家人移民至瑞士,后在法國里昂大學攻讀化學、數學和物理。瑞士著名商業雜志《Bilanz》曾將海耶克評為瑞士最富有的人士之一。
鏈接:
SWATCH創始人海耶克先生的“Second Watch”冒險概念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瑞士的制表業者一夕間陷入絕境。正是尼古拉斯•G•海耶克(Nicolas G. Hayek)的激進的建議和革命性的創意得以讓整個行業起死回生,達到如今空前繁榮的局面。海耶克先生的主要高見就是“second watch”(第二塊手表)的概念——并非一件精雕細琢的昂貴珠寶,而是用一種新穎、奇妙、塑膠的方式來表達你的個性與時尚:比如,優雅、迷人、感性、自然、醒目、誘惑。由于價格不高,顧客在購買了“第二塊手表”之后,很快就買了第三塊、第四塊……后來的故事就盡人皆知了。
作為當今世界最大的腕表品牌之一,Swatch已生產了3.5億多塊“瑞士制造”的“Second Watch” (第二塊手表),它們就是那些配合最新街頭、運動和時尚趨勢的色彩繽紛、令人興奮的配飾。
Swatch腕表時尚、藝術、運動,精于技術突破,用創意激情點燃生活。
大事記
1983 首款Swatch腕表誕生。
1985 Kiki Picasso為Swatch設計收款藝術家紀念腕表,于巴黎蓬皮杜中心亮相,令Swatch列名藝術史。
1986 于日內瓦鐘表博物館展出Swatch所有系列表款。125只Swatch于日內瓦蘇富比舉行公開拍賣。首次推出時尚系列Fashion Collection腕表。
1987 波普藝術畫家Keith Haring為Swatch設計4款藝術家珍藏腕表。
1989 于米蘭成立Swatch創工作室。
1990 成立收藏家俱樂部(1996年更名為Swatch全球官方俱樂部The Club)。
登上米蘭蘇富比拍賣會,成為收藏家的最愛。
1992 Swatch成為巴黎蓬皮杜中心的永久收藏。
2000 第一家精品概念店成立于法國巴黎Vendôme廣場。
2001 第一款陀飛輪腕表限量2,222套上市。
2002 第一家精品概念店成立于意大利米蘭Spiga大道。
2006 Swatch推出芯原創(Jelly in Jelly)新系列,慶祝Swatch生產出第3.3億枚腕表。
由Blue Man Group擔任全球代言人并設計兩款藝術家紀念表
2007 斥資瑞士法郎1億5千萬,購入東京銀座的“珍珠大樓”,并以集團總裁Nicolas G.Hayek (尼可拉斯.海耶克)做為此棟嶄新建筑之名,首創第一座集合集團七個品牌名品店于“海耶克商業大樓(Nicolas G. Hayek Center)”正式開幕
2008 以中國傳統文化與藝術精髓為靈感來源,隆重呈獻2008奧運系列紀念腕表慶祝Swatch塑料腕表誕生25周年
2009 意大利圣馬可廣場舉行Billy The Artist涂鴉畫現場創作,當代藝術之風席卷全球。
2010 位于外灘19 號的和平飯店南樓是中國著名的地標性建筑。修繕后的斯沃琪藝術中心將成為一個世界級的文化藝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