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塊假田黃,在底面上露出馬腳
田黃在藝術品拍賣會上賣了天價,收藏田黃的玩家也多了起來,不過市場上林林總總的田黃造假也開始泛濫。這塊田黃的皮就是典型的造假,想入門收藏田黃的藏友,不妨來看看。
真假田黃皮
“看看這塊是不是田黃?”一位藏友拿出一塊近10厘米高的藏品,顏色棕紅,燈光照射下半透明,透出非常紅的光,表面有薄薄的白色石皮。
雕刻方式是田黃比較常用博弈雕刻,題材也很傳統,隱士,對弈,松樹。不過這么大一塊料,雕工卻很平常,仔細看人物的面部,雕刻得比較粗糙,人物的神韻沒有傳達出來。
這位藏友之前并沒有收藏過田黃石,喜歡田黃是因為在剛剛結束的中國嘉德春拍中,一件高僅為6.3厘米的清康熙楊玉璇雕田黃凍“達摩面壁像”,場內競價異常激烈,最終估價僅為200萬元左右的拍品,以1568萬元高價成交。
如此受到熱捧的田黃就引起了他的興趣,沒事就喜歡在古玩城溜達,希望能淘住一個田黃寶貝。
■鑒寶課堂:田黃石皮
現在鑒定田黃,從外觀特征上說主要指的就是皮、紋、格。
其中田黃石的皮是田黃石從山上剝落下來,到水田中形成的。田黃石的皮層在田土中經過數百萬年的浸潤,由分散在水中的田黃石分子與田黃石表面的分子吸附、沉淀形成的結晶層。
真的田黃石皮層在放大鏡下看,可以看到皮層與里面的石頭是逐漸過渡嵌入的。而假的皮層會發現皮層與石質是分離的。
而天然形成的皮層厚度是不均勻的,石質凹陷處表面有自然沉積的圓滑表面。凹陷處由于鐵離子沉積時間較長,表皮顏色也會稍微發紅,這都是假石皮不可能出現的情況。
最后,一般真的石皮在燈光下都是半透明的,而假皮常常是不透明的。
■專家點評
高國治(河南商報鑒寶專家、中國寶玉石協會寶石鑒定師、寶玉首飾藝術品司法鑒定人、原河南地質博物館館長)
這塊石頭并非田黃,而是人工合成的產品,內部沒有石頭的結構和紋理,并不值錢。不過上面造假的石皮,卻很值得剛剛入門的藏友們學習。
這塊“石頭”底面明顯是人工切成的平面,其他地方是隨行雕刻的模樣,把表面的白色的石皮雕刻掉一部分,露出棕紅色的肉,構成圖案。
石皮造假的馬腳就出在底面上,高國治說這個人工切割過的底面上仍有石皮就不符合自然規律了,“就像一個蘿卜,你切一刀,刀口部分怎么也不會有蘿卜皮”。
高國治說,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造假者是在將材料切割好之后,才將它放入酸或是其他化學物質中浸泡,腐蝕出白色“人造皮”,不過這也就造成底面上有皮。
市場上一些“人造皮”的田黃石都有這個特征,不過藏友們不能依靠這一個辦法判斷是不是田黃,還是要掌握田黃的其他特征。有些田黃的仿品非常逼真,非得借助專業設備才能分析和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