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黃龍玉飛速升值
“2004年初,云南芒市市場上好的山料每公斤只要幾元,現在已漲到幾千乃至上萬元。其漲價速度之快,創下了玉石史上的奇跡。”《中國國家寶藏——黃龍玉》叢書總策劃、資深黃龍玉收藏家劉濤告訴記者。
記者發現,黃龍玉一路飆升的價格,激發了一批有錢人的收藏熱度,他們把黃龍玉當成比房地產更保險的投資領域,但對于黃龍玉的文化價值,研究者甚少。劉濤也表示,不少學者及玩家都認為黃龍玉的品質已臻完美,只可惜其現世時間太短,文化底蘊不足。
每公斤幾元漲至上萬
東莞森暉古玩城專門經營黃龍玉的女老板袁錦鳳的感覺就是:終于苦盡甘來了。夫婦結婚10多年,走南闖北做生意,她一直沒有阻止先生胡金錢愛玩奇石的雅好。2004年,胡金錢收到一些黃色的蠟石,云南產的,因其良好的觀賞性,他就多買了幾塊自己把玩。
不久,云南觀賞石協會把這種黃色的蠟石命名為“黃龍玉”,并選取了各個場口典型的黃龍玉樣品,送到“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巖石圈演化國家重點實驗室”進行測試。實驗室分析報告表明:黃龍玉是繼新疆和田玉和緬甸翡翠之后發現的最優秀的玉種。劉濤說,黃龍玉的分析報告讓他們激動萬分。
“2004年初,上好的山料每公斤只要幾元,但現在已到上萬元。”劉濤告訴記者。作為劉濤的好朋友,胡金錢也很得意,“以前做生意總是有頭無尾,現在做黃龍玉就很安心,因為一直在升值!”兩年前,他以2.8萬元買回的一塊石頭,現在已漲到七八十萬元。“還有很大的漲幅空間,因為現在頂級的黃龍玉戒指頂多就1萬多元,可同款的頂級翡翠戒指要賣100多萬元。”
仍為純民間交易模式
目前,東莞還沒形成成熟的玉石經營體系,中國也沒有玉石經紀人這樣一個行業或職業。大多數收藏者都是請朋友幫忙,因為玉石遵守的是時價,沒有透明的價格指導體系,全憑持有人和買方的洽談。
采訪中,東莞東城家產過億的葉先生告訴記者,他肯定不會投資玉石領域,因為不懂行,熟行才能實現保值增值。任何產品越是高端越有升值空間,但一旦看走眼必將損失慘重。同時他表示,不會去聽玉石類的講座,因為玉石要多看多經手才能學會。
另外,記者發現,很多珠寶行工商注冊的都是“工藝品”,在納稅時,珠寶和工藝品的稅率相差懸殊;加之收藏品幾乎都是純民間的交易模式,所以珠寶收藏領域對地方的稅利貢獻微乎其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