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寶精品導購互動平臺 投稿
震旦館前紅山龍。
上海世博會召開期間,作為18個企業館中唯一的臺資企業展館,震旦館將以中華文化演繹8000年前誕生并延續至今的玉文化。期間,參觀者將目睹價值超過2億元的玉器展品和應用最新科技的“全息玉器”,詮釋和演繹“中華玉文化,城市新風格”的主題。
據了解,中國治玉工藝的起源可上溯到60萬年前“北京人”用水晶、瑪瑙蛇紋石等打制的片狀舊石器,之后,治玉工藝從制石工藝分離出來。先人第一次與玉相遇,就將美的想象和智慧融入玉中,以巧奪天工的工藝,創作了一件件精美絕倫的傳世杰作,傳遞著中華玉文化的深邃。
震旦館館長顧益生指出,在中國文化中,人們把玉的自然特性比喻人的道德品質,震旦館創意的靈感正是來源于“玉的五德”,以此探索現代城市的人文基因,啟發新時代的人文精神。顧益生表示:“所有玉展品共價值2億元左右,參觀者將在20分鐘內體驗8000年的中華玉文化。”
據震旦館總策劃人汪星侶介紹,震旦館的外形呈簡潔的L形布局,這是漢字“禮”的拼音首個字母,寓意中國為“禮儀之邦”,兩尊高6米紅山玉人雕塑,具有6500多年的深遠歷史。紅山玉人的造型托額沉思,是遠古對今天的迎喚,是傳統與現代的對話。震旦館一共設置了6個展區,在展示“玉的五德”和用電影短片“女媧補天”介紹玉石的來歷后,將通過實物、視頻、圖片等方式,向觀眾詳解中國8000年來的玉文化,40余件珍貴玉器將通過全息投影成像技術進行360度展示,描繪出玉器雕琢的紋路、色澤、材料、雕飾等諸多元素。
執掌震旦集團45年的陳永泰先生,是個熱愛中華文化的文物收藏者。他參加在世界各地舉行的拍賣會,購回流失在外的中華文物。 1999年,他斥巨資購齊被盜流失海外的山西靈石縣壽資寺18尊明代羅漢頭像,無償贈還原主,民間至今仍津津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