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
紙黃金10克起
門檻約2500元
既然黃金仍有投資機會,個人如何選擇合適的投資渠道呢?
楊易君介紹說,就投資品種而言,對不考慮提取實物的穩健型波段投資者而言,推薦銀行賬戶金(紙黃金),這種業務不僅交易靈活(24小時隨國際市場價格波動),且交易成本低廉。
記者昨日了解到,目前中行、工行、建行在深圳也提供紙黃金買賣業務,工行、建行紙黃金的最小購買單位為10克,按目前的價格來算,投資者的入市資金門檻為2500元左右。
紙黃金實行“做市商”制度,也就是說,銀行向投資者提供買入價和賣出價,投資者和銀行進行交易,從銀行手里買,最后又賣給銀行。銀行依靠買入價和賣出價之間的差價來獲得收益,目前,工行的買入價和賣出價的價差在0.8元/克。
楊易君稱,投資者如希望選擇激進的保證金交易,那么,首推上海黃金交易所的AU(T+D)業務,目前不少商業銀行在代理該項業務,由于該品種涵蓋歐美最活躍的黃金交易時段(夜間9點至隔夜凌晨2點30分左右),對一般投資人而言,更容易實現跨市場的風險控制,但對保證金投資人而言,要注意切忌操之過急,當心介入過早遭遇金價進一步調整的風險。
對需提取實物的黃金投資者而言,目前國內各投資性金條的差別很大,建議貨比三家,要從金條的品牌、交易費用與是否進行適時回購等方面考慮。記者了解到,2005年7月,上海金交所正式在全國范圍內啟動個人實物黃金交易,市民在銀行簽署代理協議且申請黃金資金卡后,便可申請上海金交所的黃金賬戶卡,通過銀行黃金交易系統參與上海金交所內的個人實物黃金交易。目前,興業銀行、華夏銀行[11.26 -3.18%]、深圳發展銀行均已開辦代理業務。
不過,上海金交所的實物金一旦提取實物,便不能入庫,也就是說上海金交所不提供回購業務,市民如果僅從差價中獲利,就不需提取實物金,否則將來只能通過其他渠道變現,那樣會有折價損失。
□案例
捂金4年多收益翻一番
“我是2005年年初開始涉足黃金市場的,在中行推出‘黃金寶’紙黃金的第一天,我將自己中行賬戶上的閑錢買了些紙黃金。由于是閑錢,這些黃金也一直沒有動,沒想到今年金價大漲,我的收益很可觀,而我的股票到現在仍然沒能解套。”市民楊小姐昨日說。
據杜小姐介紹,她進入黃金市場非常偶然,當時去銀行辦信用卡,正好碰到銀行理財經理便向她推薦這個新產品,她也不好意思拒絕,就試著買了些。
“當時,我對黃金根本一點兒認識也沒有,而自己工資賬戶里有3萬多塊錢,這些錢一直就放在銀行里存活期也不劃算,理財經理建議說,買點兒黃金抵御通脹吧,我想想有道理,索性就全買了,當時的價格是117元/克。”她說。
隨著今年黃金價格的大幅飆升,國內紙黃金上周最高已接近270元/克,楊小姐買的紙黃金差不多漲了150元/克,4年多來的收益已接近4萬元,總投資收益達到128%。
盡管黃金投資收益率很高,但楊小姐還是覺得很遺憾。“2007年股市在6000點的時候,一位朋友讓我把股票換成黃金,當時金價在150元/克附近,我當時看到黃金賺錢來得慢,所以就沒聽。哪想到接下來1年多股市大跌,我的重倉股最多跌了80%,損失慘重,到現在,我的股票還沒解套呢。要是當時把股票換成一部分黃金就不至于這么慘了。”她說。
深圳的個人黃金交易起步較早,2004年7月12日,高賽爾標準金條在招行總行營業部上市,拉開深圳“實物黃金交易”的序幕,當時國際金價在400美元/盎司左右,到2009年12月的歷史新高點1226美元,金價5年已上漲820美元左右,上漲幅度達200%,以人民幣計價的黃金的漲幅也超過150%。
□建議
不要超過資產的15%
黃金是長線抵御風險的最佳投資品,通常情況下,金價波動較為溫和,當黃金價格日漲跌5美元/盎司或約1%屬明顯波動,由于投資黃金風險低,其價格波動不大,短期投資獲利的可能性減少,因此黃金在個人投資組合中占比不宜太高。一般來說美國人的黃金投資比例在個人的資產比例為5%-15%之間。
專家分析,人們持有黃金期間并不能產生利息收入,投資收益只能通過黃金價格變化來實現,但實物黃金交易短期內價格漲幅不會太大,持有黃金比例過高,會占有過多資金,當需要資金時,只好“被迫”賣出,可能會出現“高買低賣”招致虧損。另外,貨幣利率上升會導致黃金價格下降,因為貨幣利率上漲時,儲存黃金的機會成本就高。在升息預期下,個人投資黃金在量上更需理性,因為可以生利息的資產比黃金更具吸引力。
個人的資產組合及比例因時制宜、因人制宜,可根據自身的資產狀況做適當的增減,當金融系統風險(如壞賬、房地產泡沫、通脹)增加時,應該調高黃金投資比例;當局部戰爭氣氛漸濃時,也應提高黃金投資比例。
□消費市場
金飾消費有增無減
年末臨近,一年來高歌猛進的金價短線震蕩下行,而市民和眾多投資者實物黃金消費熱情卻依舊不減,賀歲黃金消費行情一路看好。“目前我的不少朋友,一眼盯著股市,一眼盯著黃金。”市民鄒先生表示。
業內人士預計,隨著人們將理財的眼光逐漸投向黃金等貴金屬,黃金消費在接近年末有望迎來熱點。
黃金消費進入“3時代”
“黃金首飾價格316元/克,金條價格311 元/克”,昨天早上,周大福各分店已開始執行當日最新黃金標價。
雖然不是周末,店內還是聚集了三五顧客在選購黃金飾品。記者了解到,由于今年以來黃金價格一路飆升,國內各主要首飾金商也一再上調千足金飾品價格,黃金飾品的每克價格最高漲至330~340元。黃金飾品早已昂首進入了“3時代”,這個價格是2006年年初150元每克的兩倍多。同樣3克重的黃金戒指,目前要多付出近1000元人民幣。有分析人士認為,這意味著國內黃金飾品已進入到奢侈消費階段。
“現在買飾品我比較偏愛黃金款式,一方面黃金飾品的設計很經典時尚,并且也具有投資保值功能。”一位選購黃金飾品的市民楊小姐表示,一般3到4克的黃金飾品算上手工費也就一千多元,尤其對戒指、項鏈這些經常性消費來說,這個價格是很普遍的,也能接受。
一位黃金首飾店銷售的工作人員表示,和白銀、鈀金、鉑金等各種金屬飾品相比,黃金飾品的消費在中國人的觀念中一直占據較重的地位。由于黃金的消費形成傳統,并且一直保持著良好態勢,即便金價上漲和其他投資渠道增多,也不會淡化市民對黃金的喜愛。
西漢志的肖磊表示,對于飾品金的消費,并不能跟風或追著價格走,而是有需要的時候,看準合適的價格再去消費。因為飾品金價格的滯后性和使用價值,奠定了其高額的附加值,從而消費成本大大地增加了。如果僅僅是為了追逐價格的波動去進行飾品金消費,難免會有些顧此失彼。但消費者在警惕短期風險的同時,不能忽視中國黃金市場發展的潛力和向好趨勢。
黃金交易量激增
廣州富垠黃金交易有限公司深圳營業部副總經理王小瑄告訴記者,國慶后國際黃金價格一路飆升,帶動黃金股和期貨價格隨之上漲,并形成黃金投資熱潮,雖然從目前看,國內黃金投資多以實物黃金為主,對黃金相關品種的交易也形成熱潮。營業部從九月份開始市場拓展后,前來咨詢的人日漸增多,也有不少客戶對黃金延期交易感興趣從而開戶。王小瑄認為,黃金投資有待進一步發展和普及。
據深圳厚成貴金屬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陳女士介紹,由于金價走勢波動較大,11月份公司總體交易量比之前提高了30%。
中檢質技金銀珠寶質量檢驗中心深圳檢測站業務主管孟彥告訴記者,自開張以來,每天有七八百宗前來檢測各種首飾的客戶,多數都是有黃金檢測需求的客戶。
年末迎來黃金消費旺季
深圳黃金珠寶首飾行業協會副秘書長郭曉飛表示,黃金的消費具有較強的季節性特點,除了婚慶市場的旺季,每逢元旦、春節等節假日都將迎來銷售的旺季。從趨勢和規模上看,黃金消費在今年的確有較大的增長。統計部門的數據顯示,今年1-10月,深圳市主要商品銷售中,金銀珠寶類銷售增長198.2%。比如,去年底遭遇金融危機,一些珠寶生產商以庫存量為主,但沒想到黃金飾品卻供不應求,以至于深圳不少工廠年前加班趕貨。
“就批發價格來看,由于以量取勝,波動價格不會太高。”深圳市金福佳金銀珠寶有限公司的姚經理認為,但金價從去年到今年的大幅攀升無疑也使得批發價格水漲船高。“一般大漲大跌時,買家容易產生觀望行動,而當金價趨于穩定,波動不太大時,買家出手會較多。”而在銷售點,記者看到,采購商們正在大批量地選擇各類換金飾品,以迎接歲末消費行情。
“這幾天買金飾品的人還是比較多的。”深圳金葉首飾有限公司展廳經理葉孝蘇介紹,但從去年開始,黃金消費總體來說一年比一年好,但公司之間的競爭也趨于激烈,不少企業從銀飾品轉向黃金飾品的生產,也印證了黃金市場的趨旺。
“黃金消費的季節性因素很強,一是到了年末,大家花錢的意愿增加,送禮、婚慶等因素刺激銷售,二是冬季,對黃金飾品的克數和大小要求均有所提高。”